三伏天已至,一年中酷热与闷热交织的“烤”验正式开场。气象部门预言,今年盆地高温天数会比常年更多,再伴随着持续的高湿度,中暑和热射病的风险直线上升,老年人、儿童和户外作业者在这场热浪里尤其需要特别关注。
在临床上,中暑被细致地划分,依据发病过程和轻重程度,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这几种情况。而热射病作为中暑里最严重的类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威胁,所以针对它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大家都得清楚。
万一遇到热射病患者,把握“降温第一”的原则非常重要。有一个六字诀能助力大家完成紧急的救助工作。“移”,就是尽快把中暑的人转移到凉快、通风好的地方,像大树下、通风的屋内,还有带空调的房间,目的就是让患者赶快脱离高温环境。 “净”接着就得跟上,把患者身上所有衣服裤子脱下,去掉所有可能保温的东西。 “降”则是紧急的体表降温,可以找冰袋、冰块或者冰冻饮料,放在患者的额头、太阳穴、颈部还有腹股沟等位置帮助血液散热,不过要记得用纱布或者薄衣物裹一下冰袋,防止把患者冻伤。
在这些行动开展的同时,“联”“喂”“防”同样不可忽视。“联”就是其他人寻求医疗帮助,让专业治疗能早日跟上来。 “喂”是指在患者意识还清醒的时候,每小时给他们补充500 - 1000ml含有钠和钾的低温饮品。 “防”就针对患者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状况,让患者侧躺,及时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保障呼吸畅通。
其实说到热射病,预防工作也有六个字口诀。“散”就是简单地用湿毛巾擦擦手、胳膊和后颈来给身体降降温、散散热。 “补”强调在高温环境下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是淡盐水,可以补充身体里的盐分和水分。对于一些专业人员来说,还能适当进行“适”热训练,也就是热习服训练,但得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先从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开始,慢慢适应后再去挑战高强度训练,毕竟体能好可不意味着耐热性强。这里得特别提一下,普通人尤其是热射病高危人群就别勉强自己去做这个训练了。“药”是提醒大家在家里或者工作场所常备具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 “观”是要求我们在高温里提高自我预警意识,多留意自己的身体体征。 “查”就要求在一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于当时的温度与湿度去查询热指数表,做好准确判断。
夏季高温不单单对我们身体有很大影响,还给安全生产埋下了很多隐患。大家要是有高温作业的情况,就要按照防御指南做好充足准备。合理地使用空调来调节温度,帮助自己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时刻关心身边的人,让这份三伏天应对之道传递给每一个可能受到高温威胁的人,平稳度过这个燥热的夏天。那大家想想,身边要是遇到中暑的状况,你第一时间能把这些方法都用起来吗?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