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当热浪无情地席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在蒸汽弥漫、酷热难耐的车间里,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大众的生活安全添砖加瓦,他们就是县公共服务集团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直面高温闷热的作业环境,一丝不苟地工作,日均完成18000余套餐具的清洗消毒工作,为市民们牢牢守好“入口”安全关。
当天上午10点整,正是消毒餐具车间最为忙碌的时刻。室内的温度已悄然攀升,直逼40摄氏度。在这样酷热的环境中,餐具消毒工作人员张运涛依然熟练且专注地工作着。他把一箱箱回收回来的餐具,稳稳地搬上传送带。回收餐具散发的刺鼻的食物发酵气味,与车间里蒸腾的热气混合在一起,扑面而来,让人难以忍受,而这样的搬运动作,他每天都要重复几百次。张运涛身着汗湿衣背,帆布手套早已被汗水浸透得能挤出水来,他却只是简单而坚定地说:“每天从早上7点就开始干活了,至少要搬500多箱,多的时候上千箱都有。热确实热得要命,但活说什么也不能停。”
回收的餐具经过初步清洗后,就进入了高温处理环节。它们进入80 - 140摄氏度的水池浸泡、去油。这一过程中,水池瞬间腾起的热浪,让车间仿佛成了一座巨大的蒸笼。黄绿妃也是这些高温下奋斗者中的一员,她戴着双层手套,在这炽热的环境中快速码放着经过高温浸泡后的餐具。即便是戴着两层手套,那股由手套传至手心灼人的温度也还是令人难以忍受。她语气里虽带着无奈,但更多的是坚毅:“这个车间就算在冬天都热得让人受不了,更何况是夏天了。蒸汽往上一冒,全身都是汗,衣服一天得换好几次。但是不管怎么样,再热也得把质量关给把牢每套餐具都得一点儿不差,干干净净才行。”
“每道工序,那可都关乎着市民的食品安全。”新昌县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何益烽认真严肃地介绍道。原来这高温水池采用的是分段控温技术。去油池的温度超过80摄氏度,目的就是为了高效地瓦解油污。再经过高温蒸汽杀毒,餐具还必须经过烘干、紫外线二次消毒等一系列严格的环节处理,这样做就是为了确保每一套餐具都没有破损残留的难题,每一批次的产品都需要进行随机抽检,只有抽检合格后才可以配送到全县的各中小型餐饮店里。
新昌县食品有限公司也积极地为员工撑起了“清凉伞”。据何益烽经理介绍,公司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员工提供防暑保障。今年专门在车间新安装了制冷工业空调,同时优化了通风系统,同时还精心地在高温操作区域设置了局部降温设备,就是为了尽量降低员工们的体感温度。公司在休息区还为员工们配备了藿香正气水、六月霜茶等防暑解暑的物品。同时也严格执行着标准化操作规范,加大了对设备巡检的频次。 面对这般高温的“烤”验,工作人员坚持保障员工安全度过署期,确保为市民提供放心的餐具。他们用坚守描绘着责任的画卷,用担当书写着奉献的篇章的品质是否让你深感敬佩?如果你被这高温下的坚守感染,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