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云南正处于主汛期,且即将迈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在这段时期,云南面临着旱涝急转、山洪频发以及水库安全压力持续加大等诸多考验。可以说,防汛形势相当严峻!
今年春季,云南遭遇干旱,且干旱形势迅速蔓延。省水利厅见状迅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大力统筹推进“找水、引水、调水、节水”五大抗旱行动。全省紧急启用151口应急井以及290处山泉引水工程,还新建了53个供水项目。这些举措成效明显,累计解决了49.17万人的饮水难题,保障了13.3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需求。
随着汛期的到来,水利部门秉持“预字当先、联防联控”的思路积极应对。严格遵循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1262”叫应机制和“周会商 + 洪水场次会商”制度。不仅如此,还强化了对中小水库、水电站、山洪灾害点等重点部位的监控与预警,努力实现风险早发现、险情早处置。
云南山区面积占据全省面积的94%,这使得山洪易发频发,历年都是防汛的重难点所在。为此,全省水利系统积极作为,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坚持预字当先,强化监测预报。重点紧盯山洪灾害风险防范,落实“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以及临灾预警“叫应”措施。今年以来,累计发布山洪预警4009次,发出预警短信17.12万条,累计叫应有关防汛责任人和落实预报预警处置情况1.55万次,有效保障了群众安全。就像在怒江独龙江,5月底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水,水利系统提前3小时预警、连续9次叫应,防汛责任人值守到位,指导3904人安全转移,实现了无一人伤亡。
在水库防汛方面,全省水利系统也毫不松懈,逐库落实“三个责任人”,开展水库度汛风险抽查704次,在主汛期让病险水库空库运行。同时全面加快29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802座雨水情测报设施和2473座监测系统建设。针对中小河流同样进行了整治,开展“清四乱”恢复行洪功能,加强重点堤防和险工险段巡查等。
据气象预测,今年主汛期云南面临“降水偏多 + 极端天气频发”的双重压力,滇南、滇西和滇东北部分区域洪涝和山洪风险偏重。当下全省已进入主汛期,即将到“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面对这样的情况,请大家谈谈认为水利部门还可以做哪些额外的准备工作,以更好地保障安全?快去评论和朋友分享本文,也点赞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