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有着数百个小党,然而规模和影响力却远不及民主党和共和党。近期,马斯克成立“美国党”这一事件,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背后折射出了美国政治社会的诸多深层次矛盾。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意在通过巨额财政刺激和扩张来维持经济繁荣,可代价却是美国背负上了天文数字般的国债。从本质上讲,这其中的财富分配之争,其实是马斯克代表的科技资本与特朗普代表的MAGA派,即“让美国再次伟大”派之间的利益争夺,其核心问题是新老资本的博弈。特朗普的MAGA阵营代言部分传统产业、白人工薪阶层以及地方保守派的利益,尽管他和马斯克曾因“反建制”出于各自需求短暂合作,但彼此间的矛盾始终暗流涌动 ,这实际上就是MAGA派与科技资本之间经典的产业利益冲突。
美国号称“民主灯塔”,但选举制度却复杂得很。选区划分被称为“杰利蝾螈”,政党会借机划定选区边界来增加获选机会。长期下来,美国政党竞争愈发偏重局部争夺 ,忽视全国性利益。虽然当前选举制度留给第三方的空间有限,但以马斯克的想法,“美国党”可以通过利益置换,先逐步在众议院获取一定议席,继而左右政府决策,确保政策不伤害自己的利益。
对于美债问题,民主、共和两党见解不一。民主党倾向于继续扩大福利和投资,能够接纳更高的债务规模。但对马斯克而言,债务不断膨胀与爆炸无异。在他看来,放任债务扩大无异于毁掉美国经济、国家信誉和美元地位,美债一旦失管,吃亏的就是航天、新能源、新基建等他依赖的领域。美债现已沦为党争的关键“武器” 体现了美国的深层危机。
“美国党”事件的发生有着特定场景,那便是美国社会现存难以调和的矛盾分歧、各类派系间激烈的利益博弈背景之下。美国民主本建立在共和基石之上,然而如今党争让政治趋于破碎与局部化,底层民众失去选择 ,选出只代表群体利益的官员。 在此情况下,马斯克代表的“科技工业复合体”成为政治格局里新的潜在力量。未来 ,其有望经策略性运作,在政上获得席位,影响政府决策方向。可以说“美国党”既是马斯克捍卫自身“科技帝国”直接应对方案。同时也深刻反映出利益、制度与债务这三大争议背后的美国政党困境、政治体制难题和经济潜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