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当阳光洒在大兴安岭偃松林海之上,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生态之约在有着“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呼源镇精彩纷呈地拉开了序幕。这是以江苏夏令营与亲子家庭组成的30人旅游团,来到这片寒温带秘境,开启为期20天的“游学 + 康养” 非凡之旅,为“偃松小镇·呼源”文旅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呼中区所在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脉北麓。它之所以被冠以 “中国最冷小镇”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这里年平均气温低至 -4.3℃,城镇历史最低温度竟然达到 -53.2℃,想象一下,这样的低温该是何等的寒冷
此次旅游行程可不是走马观花的游览,游客们沿着环城步道穿梭于山林之间。他们徒步长达10公里,在这过程中乐趣无穷。山林里的野生高粱果吸引着大家,伸手采摘品尝,那清甜的滋味直接让人工草莓都显得黯淡无光了。并且这样的徒步之旅可不仅仅是游玩,更是孩子们学习和体验的现场教学。孩子们原本在课本里看到的 “寒温带大兴安岭”概念,只是抽象的文字表述,而通过这次野外亲身经历,这些抽象的知识瞬间变成了能切身感受到的真实景象。比如他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树木、花草生长特点,了解寒温带独特的生态。
而作为接待地的呼源镇,也为这些游客专门打造来极具特色活动布局,这里面巧妙融入了 “文旅 + 研学”的融合逻辑。一方面,它给游客们提供适宜的徒步场地,并且在后勤方面也是做到了全方位保障,让大家在徒步过程中能没有后顾之后。另一方面,还在行程里植入了生态教育内容。当游客徒步之时,会有当地的向导一路随行讲解,像是偃松为什么能够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存活,它有着怎么样特殊的抗寒特性;还有大兴安岭的开发历史情况等,山林如同流动的课堂,大家边看边学知识,真不愧是 “游中学,学中悟”。
小镇提供的住宿同样独具特色,有不少由老民房改造而成的特色民宿。这些民宿可以说是呼中区文旅融合的生动体现,进入客房里面的会发现摆放着不少大兴安岭特色老物件,而餐厅里则是飘出野山菌炖排骨等具有当地风味美食的香味。游客住在这里,仿佛也融入了大兴安岭的生活里,体验到了那段属于“大兴安岭的记忆”。
整个“引客入呼”活动,从游客们脚下踩的泥土,到民宿餐桌摆放的山珍;从研学手册上的知识阐述到大家发在朋友圈分享的美景,它不仅仅只是给游客们带来了负氧离子包围下的清凉之感,实际上更是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深度交织成的美妙共鸣。这一次旅游团来到呼源镇的“游学 + 康养”之旅,也可说是“中国最冷小镇”给大兴安岭生态旅游开辟了的一个新的样例,期待往后有更多游客能够来到这里,亲身地去感受大兴安岭的魅力。在这别样的寒冷与生态世界里,还有太多奥秘等待解锁与发现了,你想成为下一个探索者吗?快来点赞分享这篇文章,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