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浪潮中,检察工作不断创新。2025 年第一季度,深圳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行动,按照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精神,于全市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条线发起“社区矫正对象脱管专项监督活动”,旨在深化大数据在该领域的运用,以高科技手段推动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迈向现代化新高度。
本次活动主打创新牌,借助数字监督模型发挥作用。市、区两级检察院在深圳检察机关数据一体化平台上构建并运用“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检察监督模型”。此数字技术的应用意义非凡,随着深圳地区社区矫正对象人数逐年上升,如果按照传统方式逐个核查,就如同在茫茫大海里捞针。但有了数字监督模型,相关部门能够快速且批量地准确发现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违规外出的线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出击”。
实践出真知,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数字赋能的力量,更体现了多部门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期间,深圳市、区两级检察院之间紧密合作,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负责统筹规划、统一指导,技术部门全力为技术实施和模型运转提供支持,各基层院则脚踏实地对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同时,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也加入协助行列,密切的配合凝聚起了更为强大的监督合力,使此次脱管检察监督活动成效显著。
活动当然也揪出了不少问题线索。经过大数据数字模型筛查和后续深入核查,检察官发现社区矫正对象 H 存在多次违规离深的情况,可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违规外出期间每天都正常地完成了信息化核查打卡。为解开这个谜团,检察官前往社矫对象所在司法所实地探查,经过细心查验打卡照片,终于找到了真相:H 竟然安排他人利用仿真头像替代其本人打卡。顺着这条线索,相关部门扩大检查范围,又发现社矫对象 L 也存在类似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规定,H 和 L 的行为属情节严重,检察机关迅速监督相关部门对两人撤销缓刑,依法收监。
解决已知问题,还要防范未来风险。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针对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多次深入调研座谈,内容聚焦于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设备。各基层检察院也积极作为,纷纷与各区相关部门建立起了重点风险社矫对象监管监督机制,包括定期通报对象名单、核查轨迹以及重大事项及时报告等事项。对当前泛滥的仿真头像问题,各检察机关主动出击撰写检察报告,提倡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这块的监管力度,如严格准入制度、备案审核等,从源头上堵住可能出现的漏洞。
深圳市这次专项监督活动是数据时代下检察监督工作模式创新的成功实践。不仅加强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管,依法维护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权威,也为其他地区推进检察监督工作数字化提供了宝贵的深圳经验,让监督更加直观、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大家如何看待这种数字赋能强化法律监督的行动?欢迎评论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