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高温炎热的时节里,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显得尤为关键。2025年6月19日起,襄阳市救助管理站正式全面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为这些处于困境的人们撑起了一片珍贵的“清凉天”。
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7月7日至8日发生了重要行动。站长管志伟、副站长邹俊辉亲自带队,30余名工作人员被分成4个巡查小组。每个小组都配备着充足的救助物资,顶着炎炎烈日,毅然踏上了巡查之路。巡查的范围包括襄城区、樊城区、高新、东津这四个片区,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公园广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重点场所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真正践行了“高温在哪里,救助就延伸到哪里”的承诺。
在巡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施展了“主动发现、分类救助”这一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对于在酷暑中煎熬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临时遇困人员,他们怀着万分耐心进行劝导,希望这些人能够到救助站里避暑休息。可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进站,面对那些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工作人员也丝毫没有懈怠,将早已准备好的矿泉水、方便面、清凉油、驱蚊水等食品以及防暑降温用品一一发放到他们手中,还送出救助站联系卡,以便他们需要帮助时能随时联系上救助站。而当发现有危重病人、精神障碍患者时,救助站迅速启动“医救联动”机制,可以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救治,最大程度地降低因酷暑炎热、灾害天气等不利因素导致的中暑、晕厥、遇困等事件的发生风险。
比如在凤雏大桥桥洞下,工作人员碰到了一位年近七旬的流浪老人。老人静静地露宿在桥洞内,即使工作人员百般耐心地邀请他到救助站避难,老人仍委婉地拒绝了。但工作人员依旧坚持为其发放了食物和防暑物资。副站长邹俊辉提到:“每天都会遇到不愿接受救助的对象,对他们的选择我们非常尊重,不过持续关注我们是一定会做到的。”像这样温暖的互动,已然成为整个专项行动中的一种常态。
站长管志伟也明确表示,救助站后续会不断完善巡查机制,特别是加大夜间的巡查力度,用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满满的爱心,守护城市该有的温度。
截至目前,“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成果颇为显著,已累计救助86人次,发放各类降暑物资、矿泉水、食品等500余份。襄阳市救助管理站所开启的这一次专项救助行动,无疑在酷热的夏日中输送了满满的温暖与安心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温暖人心的救助行动发生?不妨留言告诉大家,也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