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建设项目现场热闹非凡,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抓紧进行内部装修工作。这座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的医疗综合楼,预计今年10月就能建成投用,届时会为塔城地区群众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这也是辽宁省医疗援疆成果的生动呈现。
“十三五”以来,辽宁省大力开展对新疆塔城地区的医疗援疆工作,累计投入援疆资金3.19亿元,实施了12个重点医疗项目,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就是其中之一。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玉英就感慨,过去医院许多检查和治疗手段受限,现在新设备的引进和新院区的建设能极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在工作模式上,辽宁省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主体,创新推出“以校包院 + 以院包科”援疆模式。就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与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签署协议,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进行全方位赋能。数据表明,2023年以来,已有60名辽宁省医疗专家来到塔城,他们接诊患者2.46万人次,完成手术千余台次。
通过“治疗组”带教等模式,还帮带了当地30个专业的学员125人次,培养业务骨干68名,为塔城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在这样的努力下,塔城地区的医疗水平取得了实质性提升,疼痛科、胸外科、老年病科从无到有,外科成为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40项新技术填补地区空白。
辽宁省医疗援疆不仅助力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发展,还着力构建基层医疗网络。13个地县医疗机构完成改扩建,乡村医生培训常态化,援疆医生每年深入基层义诊百余次,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另外还建成塔城地区首个精神心理卫生中心、负压结核病实验室等,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不仅如此,辽宁省每年为塔城地区定向培养50名医学本科生,已经有53名毕业生入职当地医院。同时,还有34名柔性专家带来先进诊疗理念,74名骨干医生赴辽进修,3人完成在职学历提升。这种“输血 + 造血”模式,推动塔城地区医疗健康平稳发展。
辽宁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组成员代聪表示,未来将结合塔城当地医院需求,投入援疆资金支持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与辽宁医院的远程会诊合作,让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更广。大家觉得辽宁省这种医疗援疆模式对于受援地区来说是不是意义重大?大家可以点赞、分享本文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