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逛博物馆不再只是单纯观赏镇馆之宝,购买文创产品成为了不少游客游览后的“标配”。据国家文物局报告,2024年全国博物馆共推出4.3万个陈列展览,同比增长1.53%,在这热闹的博物馆热潮背后,文创产品可谓是添了一把火。
以成都博物馆为例,它围绕石犀这一馆藏文物大做文创文章。博物馆方面以石犀为原型和灵感来源,推出了6大类共450款各类文创产品和食品。其中,石犀盲盒极具创意,设计师曾舟为让陌生的石犀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将其与熊猫、火锅、变脸等四川文化元素相融合,并采用年轻人流行的消费方式,该盲盒已累计创收302万元。不仅如此,成都博物馆近年来围绕馆藏文物研发了上千款文创产品,文创收入逐年增长,2022年营业额939万元,2023年飙升到3565万元,2024年达到5147万元。
而文创图书出版方也因博物馆热迎来新机遇。在此之外,博物馆的餐饮文创也独具特色。比如三星堆博物馆的餐饮区,新推出的三款文创冰激凌 “大立人”抹茶冰激凌、“金面罩人头像”香草冰激凌和“青铜大面具”巧克力冰激凌深受欢迎,小朋友的那句“吃的是文物,回味的是文化”点明了其创意核心 。自2020年以来,三星堆采用自研和联合开发的方式,累计开发了2700多款文创产品,目前在售1800款。2020年文创起步时销售额大概在300 - 400万元。
在安徽博物院,可食用的文创美食热度很高,“鄂君启金节”提拉米苏蛋糕成了销售冠军,游客购买时带走的不只是蛋糕,更是一种从古延续至今的经贸思想共鸣。2024年6月,安徽博物院还面向全国招募文创合伙人,这一举措带来了爆款产品和更多收益,创新了开发模式。安徽博物院副院长郑道春称,去年文创收入达1500多万元,开发种类达455种。
回顾数据,2019 年文旅部指出博物馆文创产值已超 100 亿元,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视角转向文创产业。这些文创产品不再只是好看的商品,它承载了文化与历史。游客购买文创实则是为文化共鸣付费,而博物馆通过文创开发、售卖为自身注入经济活力,同时也让游客更好感受历史。如果你也去博物馆,会因为什么文创产品而心动购买?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