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振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基金的支持下,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承担的“气候行动地方能力建设”项目贵阳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活动可谓亮点颇多,吸引了产学研各界众多目光。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振华基金联络员房志出席了此次活动,项目承办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黄炜也参与其中。活动上汇聚了众多专家和企业代表,有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秘书长刘翠玲、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管理系教授宋国君、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涛泽等,企业代表如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力、工程中心主任何权等也都到场,共商地方气候行动能力提升之策。
该活动聚焦的是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需求方面。你可能对这个概念有点模糊,简单来说,就是怎么提升各个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本事,为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些帮助、出出主意。它期望能给贵州以及其他一些区域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
活动的第一天集中在实践案例的调研。7月3日的时候,徐光理事长带着团队去实地考察了几个地方。先是到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流体验中心,这里面是和数据经济发展相关的,就是现在很火的数字经济领域。接着到了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主要看老旧建筑低零碳改造这些情况。最后去了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践情况。这一趟调研下来,他们是深入学习了一番各地在不同领域的先进经验。
第二天,就是7月4日是开座谈会来共同探讨发展路径。座谈会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黄炜主持。在会上,徐光理事长表示,振华基金一直都在努力搭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的平台,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和专家、企业家们一起共同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得办法。贵州省节能监测中心专家郑巍还作了个关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专题报告,用“十新”的方法总结了贵州在这方面发展的经验。之后与会的专家们根据前一天调研的案例进行了好多深入的讨论交流。
这次活动围绕着数字经济、零碳建筑、绿色工厂等相关议题聊得很深入。大家有个共同的期待,就是把贵州低碳发展中的经验系统地总结一下,然后宣传推广出去,找到能复制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优秀案例,给咱们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一份力量。
想了解更多关于气候变化应对和绿色低碳转型的专业信息吗?快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说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