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宁乡依托本地特色,开启了一条极具潜力的农特产业发展新路——利用果蔬分拣包装车间建设,实现农副产品高效存储与销售的双向提升。这个项目不仅突破了当地农产品“限时鲜销”的困境,更催生出增收的“热效应”,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
泸西县永宁乡果蔬分拣包装车间是上海徐汇对口帮扶项目,总投资达480万元,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该项目自今年4月投入使用以来,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全面整合农副产品分拣、冷链仓储与物流配等功能,构建出全方位、综合性的农产品分拣中心,完善了当地农特产业链。
从该项目的具体运作现状来看成果显著。车间负责人杨龙飞介绍,从4月至今的这段时间里,周边多县市的农特产品像潮水般流向这里,共计数量达到500多吨。这些产品种类十分丰富有蓝莓、芒果、草莓等10多个品类,成功创造产值500万,产量500吨。与此同时吸纳近60名当地人员前来务工,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开启“上班模式”。
该车间还凭借独特工艺使农特产品获得增值。依据不同农特产品的品类在零下20度到36度的灵活范围环境之下,经过清洗、去皮、切片乃至包装这些标准化的工序最后经历半个小时的速冻流程让寻常的农特原料摇变成为能够进入市场的冻果产品。利用这样的方式让产品价值在加工过程得到了有效提高 ,还让永宁乡的农特产品实现了“四季可销”。
我们再听听务工人员的心声。在车间忙碌的黄艳说道,现在在家门口就可赚到钱,还能兼顾家中小孩,零散时间累积起来还能挣得一笔可观零花钱。对于众多和她同样的人来说每一份收入都是生活里实实在在的小确幸。更多家庭也因为这份工作而能够照顾家中孩子或者是老人,过上富足与亲情兼顾的美好日子。
永宁乡依靠果蔬分拣包装车间正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产业振兴道路当中,这“冰冷”仓储与包装设备持续产生出经济效益方面“热度”,有效解决长久困扰着农户们储存难跟销售渠道过窄等等这些问题之外推动村集体实力变强进而为乡村振兴宏伟目标添砖加瓦助力。
如果永宁乡持续扩大果蔬分拣包装车间的规模,预计还能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和带动多少人就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