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25年西安市临潼区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拉开帷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了临潼区交口街办新民小学,为这里的师生奉上了一堂引人入胜的戏曲艺术课。这一活动可是临潼区文化惠民工程里相当关键的一环,年内预定完成多达85场次的演出,具体涵盖了“儿童剧进校园”25场次和“戏曲进校园”60场次。
活动的戏曲表演环节着实吸睛。临潼区人民剧团的演员们带来了《火焰驹·表花》《花亭相会》这些经典秦腔剧目选段。他们激昂嘹亮的唱腔在校园里回荡,那精心搭配的精美戏服也别具韵味,精彩的演绎不断赢得师生们热烈掌声。尤其是演员们饱含深情演绎《三娘教子》的经典道白,将那种情感深度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一下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很多同学看得眼中放光,跟着节奏摇头晃脑,仿佛已融入这戏曲世界中。
此外活动还具有专业的知识科普环节。剧团中的演员化身亲切的戏曲导师,用孩子们容易接受且贴合其认知的方式,认真讲解戏曲表演中的“生、旦、净、丑”等行当分类。这里“生”一般指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的脸会化很有特色的妆,叫花脸;“丑”则常带幽默诙谐感。还有“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法、步”的戏曲“四功五法”知识讲解。演员导师为让孩子们理解得更直观,亲自进行现场动作演示,简单的一招一式都蕴含着深厚戏曲功底。
这次戏曲进校园在孩子们中反响超热烈。他们对戏曲展现出了浓厚兴趣,课堂上积极与演员导师互动提问。到登台实践部分,孩子们纷纷踊跃申请上台,积极练习戏曲基本功。几个小家伙虎虎生风地比划着基本动作,那种认真兴奋的模样一看就是沉浸其中了。还有部分孩子体验了戏曲妆容,镜子前看到自己扮好的那传统模样,都忍不住咧嘴笑了。
学校教师邢红妮表示“此次演出的秦腔剧目既有大家熟知且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类,也有激励人心的现代样板戏内容。”这既让师生们在视觉上好好享受了一番,更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她谈到,戏曲进校园像一棵文化种子种进学生心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孩子们科普了色彩象征意义、传统服饰文化还有诸多历史知识等,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的喜爱之情,孩子们精神上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愈发凸显。
如今临潼区这样有规划有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就像一阵春风,有力拉近了戏曲这古老艺术和青少年的距离。相信通过这些精彩活动的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校园、在基层越发焕发出旺盛生机与活力。而且按照计划还会有更多孩子能感受戏曲独特魅力,未来传统戏曲说不定在这些孩子们手上能绽放全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