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宋清海教授、肖淑敏教授,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Yuri Kivshar教授以及鹏程实验室的余少华院士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etalasers with arbitrarily shaped wavefront”的研究论文。此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激光器——金属激光器 (metalaser),为解决传统激光全息图的散斑噪声问题提供了可行途径。
宋清海教授和肖淑敏教授是学界知名的科研伉俪。宋清海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光学博士学位。随后于2007 - 2010年期间,在美国西北大学、耶鲁大学、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1月起,开始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工作,开展开放体系内光场调控的研究。他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证明,阐明了“Exceptional point”(奇异点)附近的一系列现象,并将其推广至微纳激光、微纳材料以及光学传感等领域。“Exceptional point”在物理体系里是比较特殊的点,在这一附近的现象通常会呈现出与常规不同的特性。
肖淑敏则是深圳市妇联执委、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她是深圳市首位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女科学家,也是深圳科技女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主要从事光学超构表面的研究工作,光学超构表面简单来说,就是人工设计的一些特殊表面结构,能够对光进行特殊调控。她带领团队致力于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专注攻克“卡脖子”难题。其研究成果三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多次登上《自然》等顶尖期刊并获重要突破。
宋清海和肖淑敏是科研路上的“最佳拍档”。从复旦大学到美国普渡大学,再到哈工大以及哈工大包罗,这对科研伉俪携手同行从学生时代走进教授岗位。深圳媒体读特新闻2018年曾刊文提及,他们发表百余篇国际期刊论文,还获得数十项海内外专利,名字始终紧紧相连。宋清海称自己研究偏重光学物理,妻子是材料制备,二者属“接力跑”。
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宋清海身兼项目、授课与学院管理多职,肖淑敏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也是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者,也承担着不小的工作压力。二人同在哈工大(深圳),彼此学院教学楼近在咫尺,但创造偶遇反成“奢望”。宋清海表示,科研圈生活使他们精神生活丰富,清醒时间多被工作占据,家庭少受外界杂事干扰。且两人作为科研道路上坚定的“追梦人”,在为学术理想拼搏的道路上从不受外界干扰。在该团队共同科研努力下,提出并实现的金属激光器有望解决传统激光全息图的散斑噪声问题,为该领域发展带来新的积极意义。怎么样,这对科研伉俪的故事是不是很厉害,你有没有什么想表达的?快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互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就点赞和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