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如同城市的小小蜜蜂,忙忙碌碌穿梭在街头巷尾,为我们带来便捷与温暖。炎炎夏日里,他们辛苦奔波在热浪中,着实让人心生敬意。而大余县首个临街专属新就业群体的24小时“暖心驿站”设立,恰好在如火的夏日为他们送来了清凉和温暖,此事件值得大家好好关注一番。
“暖心驿站”如同城市里的一颗爱心火种,坐落在当街处。记者走进时,骤感暑意全然消散,空调的丝丝凉风,瞬间让人身心一爽。驿站里面设施完备,俨然一个“温馨小家园”。饮水机不断涌出清冽的饮用水,满足骑手们随时随地的口渴之需;应急药箱静静放置在那,仿佛随时待命保护着他们;充电设备前或许还插着电动车充电线,为他们在岗位上的“战斗”随时蓄能;阅读角那整洁摆放的书籍,更是给闲暇的骑手朋友以精神食粮,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大余县不仅仅有单个“暖心驿站”的单打独斗,还创新性地打造出了 “友好街区”。漫步在街区,众多临街商户门口醒目地挂着 “友好商户”标识。这些友好商户敞开大门,热情地欢迎着这些辛勤的骑手。免费WiFi让骑手们即使短暂休息也能和外界无缝连接,看看资讯或给家里报报平安;店内凉爽惬意,成为骑手们躲避炎炎烈日的避暑天堂;饮水、充电等服务更是触手可及,便捷得像在手边,十分贴心实在。
外卖小哥叶泰斐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他们很难为情去店里休息,通常只能在街边一点点阴凉处挨个儿熬着热意。现在,只要看见 “友好商户”标识,就有“家”的感觉,可以大踏步走进来歇脚。而且,好多商户还免费供应茶饮,热情地帮忙量血压,提供充电等一系列服务,让他们内心暖流涌动,满是感激。
设立这个 “暖心驿站”的大余农商银行南门支行行长朱挺深这样说,他们的初衷,就是想给新就业群体,特别是那些上夜班的骑手们,建造一个港湾,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停靠休息,可以实实在在得到关怀的温暖家园。这一番话,情真意切,说出了社会给予他们关怀的真诚心意。
据悉,截至目前大余县都广泛布局建设,共设立了22个 “暖心驿站”,并且在城区初步架构起 “5分钟可及休息圈”,这意味着骑手在奔波途中,几乎在“眨眼间”就能到达暖心之所歇歇。不仅如此,当地还积极联动社会力量,动员了113户商家踊跃加入 “睦邻志愿商盟”。为鼓励更多商家和新就业人群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更探索出来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形式,让大家在温暖服务和参与治理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如今,这些 “暖心驿站” “友好街区”如同点点星光,编织起一个巨大而温暖的防护网,助力着新就业群体安全愉快度盛夏,也是对构建和谐共生的城市治理新格局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给整个社会树立了让人称赞的榜样。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样的举措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