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安徽省 2025 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迈进关键阶段。当日下午,“皖宿州货 2630”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新民拆船有限公司开始拆解,达成该市年度“首拆”;与此同时,在江西省九江市新翔升造船有限公司,“鑫航 66889”舷板被气割枪割开第一道缝,马鞍山市年度拆解工作正式启动。两地同日开展拆解作业,这意味着全省老旧船舶淘汰更新工作全面开启。
7 月 7 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收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安徽省 2025 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项目清单》后,立刻完成信息核实比对和任务分解工作。安徽很多船舶长期在省外营运,船东又多就近选择拆解地点,这给船籍港管理部门的现场监管带来了难题。
面对这一情况,各地交通、海事、船检部门迅速反应,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秉持“船停在哪、人就到哪”原则,分赴省内外各个拆解船厂,全程跟进船舶拆解过程并进行现场监管,尽可能减少不法分子从中牟利的机会。
为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部署,安徽省海事中心在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主动做事,稳固工作根基。部署工作时,协助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系列通知,要求各市摸清船舶拆解状况、准备好项目申报资料,并多次组织会议,统筹指导各地的申报工作,避免各地申报方向混乱,提高申报效率。
进入审核阶段,任务更为紧迫和繁重。厅港航处领衔,省海事中心工作专班和江淮船检局验船师进入“5 + 2”“白加黑”忙碌模式。短短几天内,借助 5 个信息系统,完成全省 16 市 3000 多艘船舶数据的审核比对,提前提交年度报废更新计划和清单,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工作人员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高效的工作能力。同时他们还主动积极与交通运输部、省发改委等保持联系,了解政策变化和清单审核情况。紧密关注铜陵、池州等船厂集中区域,协同相关部门加快环评手续办理,避免因为手续问题影响拆解进度。针对今年岸电政策改变、计划清单下达推迟等问题,指导各市加强宣传普及,帮助船东理解并运用政策。
值得骄傲的是,安徽今年在老旧营运船舶拆解数量和补贴资金数额上都排在全国第一。未来,安徽省海事中心会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安排,加强跟踪调度和协助指导,督促各市明确目标、规划进度、有序推进。通过严格管理、优化流程、提升服务,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大家觉得这样的政策执行方式是不是能为安徽的水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