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静安检察机关办理了一起令人关注的案件:一个抢票团伙利用技术手段侵入上海某博物馆购票系统,抢票后高价出售赚取利益。
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这家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对官方售票小程序进行技术巡查时,发现异常情况:每天早上开票时间一到,原本充足的门票竟在一分钟内就全部被抢购一空。并且,他们还在第三方平台上发现自家博物馆门票在出售,可博物馆与这些第三方平台并未有合作。无奈之下,许多买不到正价票的游客只能转向黄牛或犯罪团伙购买,入馆参观成本高达600余元甚至上千元。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金某是这起案件抢票团伙的组织者。这人过往可不简单,此前就一直干着演唱会门票、热门球鞋还有手办的抢购、倒手生意并以此为生。2023年,他发现上海某博物馆的门票特别抢手,便打起了在网络平台上倒票赚钱的主意。在交易中,他结识了从事旅行社生意的买家张某,张某得知金某能拿到票,便提出批量提供博物馆门票的需求。
金某的团伙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起初是因为他发现了博物馆购票小程序的漏洞,初期他靠修改手机时间这种方法来抢票。不过很快博物馆工作人员就发现漏洞,及时升级了系统,这个偷鸡摸狗的办法就行不通了。怎么办?金某另辟蹊径,转向使用外挂抢票软件。这软件可“神通广大”,能让抢票团伙在开票前就把购票信息填好,开票瞬间完成抢购。
具体作案流程是,旅行社接到游客订单后,将游客的姓名、身份证等购票信息发给金某。金某把这些信息按5人一组整成电子表格,他在微信群里给手下的“抢手们”提供外挂软件并分发抢票任务。按照博物馆规定,一个微信号一次可以买5张票,他们就利用这个规则,千方百计在单位时间抢更多票。金某以每张50 - 70元的价格把票卖给旅行社,据了解他每张票能获利20至30余元。
从2023年8月到2024年10月期间,金某、兰某等人组织了数百名“抢手”使用外挂软件,累计抢购这家上海博物馆等文化场馆门票9000余张。案发后,博物馆也采取应对措施,优化了购票规则,让所有购票者可以在开票前半小时进入小程序提前填信息。在此也要给大家提个醒,对于利用技术抢票这种行径,必须竖起法律高压线!咱们喜欢逛博物馆这些文化场所,可不能让它成为被无良黄牛“霸占”的高价门槛之地!大家说这种倒票的情况该怎么杜绝,欢迎在评论区谈谈看法,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