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7月10日消息,广东省消委会针对广东一地区检察院办理并判决生效的涉老诈骗刑事案件,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作出超1500万元的惩罚性赔偿,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
近年来,不法经营者坑骗老年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惯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手段,既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2023年6月,当地检察机关对该诈骗案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定相关当事人犯诈骗罪。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已涉嫌侵犯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于是将案件线索移交给了广东省消委会。
这起案件十分典型,是通过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产品。被告公司颇有规模,在广东省内10个地市设立了数家直营以及加盟门店。相关被告在2018年到2022年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持续低价采购了大量的食品、保健品和保健用品,在多地门店进行销售。
为吸引中老年人,他们各出奇招。用“低价按摩”当作吸引点,老人们只需花少量的钱就能享受按摩服务;还有“免费吃喝”的招数,让老人们觉得占了便宜;“老带新享折扣”也是惯用手段,鼓励老人带着新朋友一起来。等老人们到了门店后,就利用他们重视健康的心理,安排所谓的“专家问诊”。这些“专家”刻意夸大老人的病情,让老人心生恐惧,然后就诱骗他们购买那些其实并没有治病功效的保健品。
他们欺骗老人以高价大量采购自己的产品,销售规模非常惊人,超过了一亿元。在收集到确凿证据后,经严格的梳理和研究,广东省消委会依法要求被告方作出1500万元的惩罚性赔偿,这些赔偿将用于补偿受侵害的老年人。
此类诈骗行为危害极大。被告针对众多不特定老年消费者实施欺诈,严重损害了老年消费群体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导致老人们遭受了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部分老人因为购买、服用这些无效的保健品,而延误了接受正规治疗的时机,给健康造成了伤害。
广东省消委会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提起的诉讼,提升老年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让他们能在消费市场中多一些警惕。同时,借助司法的力量,对这种侵害老年人利益的恶劣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让市场逐步回归到公平、有序、健康的环境中。那么大家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老年人不被这类诈骗?欢迎大家评论分享你的看法。若你觉得文章有价值,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