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退去,大家除了要做好排水、清淤、消杀等工作,饮食安全这个常常被大家忽视的方面也格外需要注意。食品受洪水浸泡后易受污染、变质,如果不重视饮食安全,极有可能给健康埋下隐患。
灾后应及时清理与洪水接触过的食品,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曾强表示,和洪水接触过的诸多食品都得及时处理。没有密封包装的面粉、米、糖还有谷物等,都可能已被洪水污染;那些蔬果、肉类、禽类、鱼类以及奶制品,也全都存在风险。存放在冰箱或者冰柜,但是其表面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和有异味、变色、发霉或者质地异常的食品,全都逃不掉被清理的命运。洪水过后死掉的家禽和鱼虾更是绝对不能食用,得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乱扔。因为这些死掉的东西在洪水里泡了很久,携带了大量的细菌与病毒,还可能经过有污染源的区域,受到重金属或者农药污染,吃了它们大概率会有中毒风险。
除此之外还要彻底清洁洪水后的饮食环境,曾强建议,对家中的餐具等得进行彻底清洁和严格消毒。先用热肥皂水或者洗洁精清洁那些接触过洪水的餐具、炊具与食物容器等。消毒的话有煮沸和化学两种方法,煮沸消毒就是把物品完全泡在水里,煮够1分钟。洪水之后饮水得格外小心,由于肉眼很难看出水污染的情况,避免直接喝自来水、山泉水、河水还有湖水等,官方没确定饮用水安全之前,尽量选瓶装水,或者饮用完全烧开的水,等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做好消毒后就能投入正常使用了。个人平时在吃东西前要勤洗手,保持食物与环境清洁。做饭得保证食物彻底熟透,有条件最好即做即食。
但要是不小心中招即不小心饮用或食用了被洪水污染的饮品和食品,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相关专家肖丹具体分析,如果吃的食物被寄生虫污染,一段时间过后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此时就需要对症下药选择正确处理方式,肖丹接着给大家“划重点”了:对于症状轻的人群,只要进行一般治疗,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发病时,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别碰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症状缓解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像轻度消化不良这类轻微饮食问题,适当调整饮食后,1到2天就可以好。普通食物中毒或者肠道感染这种中度问题,规范治疗加上饮食调整,3到7天能痊愈。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的人恢复可能需要更久,这些人对洪水之后的饮食安全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即便身体症状经过调整或者治疗后有缓解,后续也要多留意,再发生不舒服千万别自己乱吃药,得赶快就医,免得耽误治疗。
朋友们,当您经历了洪水的考验后,对做好饮食安全的各个方面都完全了解清楚了吗?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不妨点赞和分享给其他人,同时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