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消息,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病区创新性推出了“家庭互助小组”活动,为饱受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困扰的家庭打造出了“互助营”与“充电站”,使得他们能够抱团取暖,重燃康复的信心。
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包含品类众多,像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脑瘫、唐氏综合征等,在康复过程之中往往充满了巨大的挑战。如石晓玲护士长所言,神经发育本身具有复杂性,故而康复干预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况且患儿的进步呈现出“阶梯式”,这就常常使家长们在希望和焦灼这两种情绪间徘徊。长期的孩子照护压力,加上对预后情况无法确定心中害怕,家长就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去。
这次“家庭互助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至关重要。活动启动之后,护士引导各位家属做自我介绍,去分享孩子当前的情况以及各自的心境,使得大家在真诚的交流中放松下来。接下来的破冰游戏里,家长们边比划着“康复训练”“认知游戏”等词汇边组队抢答,不仅在欢声笑语中舒缓了压力,更是在互动时体会到从孩子视角看世界的重要性。
而自由讨论时,“如何平衡工作与治疗”以及“家庭矛盾怎么化解”等实际碰到的难题逐一被摆出来讨论,在各方面的发言碰撞之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位家长分享,在确诊疾病时因为太焦虑对孩子一度抵触抗拒,看到孩子生活无法自理好几次甚至想过放弃,而在康复师的悉心指导之下,现在学会了科学育儿的方法,能够心平气和面对孩子患病这个事情,耐心等待孩子慢慢进步。可以看到,大家在交流过程中都打开了话匣子,共同应对育儿中遇到的种种波折。
在讨论完成之后,石晓玲护士长特意准备了“问题儿童家庭喂养与生活照顾”的专题宣讲,以播放视频教程的表现形式,细致解说如何在进餐、洗漱这些日常活动里面融入训练目的,这样家庭养护可以变得更加专业且科学。
整个活动最后,家长们以匿名的方式写下自身参加活动的建议,还有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收获和感受。从反馈信息来看,有人说第一次才明白原来游戏能够融合到康复训练当中去;有人希望多进行这一类活动,让更多的家庭不再觉得自己孤单无援。
正如石晓玲护士长表示,“家庭互助小组”活动的突出亮点在于,它既为家长的情绪抒解提供了平台,又借助互动游戏、分享经验、专业指导等多种活动方式,实现了情感支持和技能提升。这种医院探索的“家护一体”新模式为儿童康复领域家庭支持提供了新思路,让您觉得这种创新活动是否值得更多医院推广?欢迎留言评论,觉得文章好用记得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