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 月以来,青浦区在全区村卫生室开设了“配不到药”登记服务专窗,旨在解决村民在村卫生室配不到所需药品的难题。这一举措正逐步改变着当地居民的就医配药体验,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王阿姨近期血压波动,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经医生评估后,调整治疗方案,需改用盐酸贝尼地平片。但配这种药要去镇上或区里的大医院,十分不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阿姨到崧泽村卫生室的“配不到药”服务窗口反映情况。村卫生室医生登记需求并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提交药品特需申请,很快,王阿姨便在“家门口”成功配到了新药。
据统计,目前青浦区已通过这个专窗为群众解决近百例缺药问题,其中慢性病用药需求占比超 90%,群众满意度达 100%。青浦区卫健委医政科负责人杜懿杰介绍,设立这一专窗有实际原因,主要是为避免资源浪费。每个村卫生室服务的村民数量不同,对药品的需求差异很大。若要让每个村卫生室药品配备齐全,会使一些药品长期无人使用,造成药品和资金的巨大浪费。而“配不到药”登记服务专窗可在最大程度节约资源的基础上,精准匹配村民用药需求。
重固镇中新村的沈老伯的经历就能很好体现这一专窗的作用。他需长期服用三种药,村卫生室只能配到一种,另外两种要跑镇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时甚至要去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在“配不到药”窗口登记需求后,他常用的三种药在村卫生室就能一次配齐。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配不到药”登记专窗方便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也推动青浦区基层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升级。目前,青浦区的药品吻合度超 80%,这意味着假设三级医院有 100 种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配到 80 多种。未来这一比率还将进一步提升,通过医卫服务网络的药品吻合联动,各村卫生室的药品配备也会更丰富。
目前“配不到药”专窗主要采用纸笔登记方式。今后有望探索推出相关小程序,让全区各村卫生室统一使用,村民在线上就能反映配药需求。通过“配不到药”窗口为支点,青浦区正努力实现让更多群众少跑腿、用药更安心的医疗惠民愿景,基层医疗服务也将更加可及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