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如今已成为中国碳市场的“数据中枢”和“交易心脏”,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中心——“中碳登”成功落户于此,使其肩负起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的时代使命。
回溯到14年前,武昌区就颇具前瞻性地入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时,湖北省凭前瞻眼光和高度战略思维,明确提出把武汉市打造成全国碳交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除承担湖北试点碳市场建设工作,湖北碳交还负责管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武汉国际矿业权交易中心两个要素市场平台。
政府在发展双碳经济过程中角色关键。要定好目标、做好规划、搭建好平台并进行有效引导。武昌区在此指引下全域开放双碳产业场景,吸引双碳领域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在发展双碳产业上,湖北省各级极其重视,氛围良好,整体上下一致行动。
武昌区将发展双碳产业作为转型升级重要战略,还推动建立多元协同工作机制,为把武汉打造成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贡献力量。2021年12月,中碳登落户5个月时,武昌区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全国碳金融集聚示范区。2022年7月至2025年3月,武昌区9次召开全区碳述职会议部署推动,致力于打造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碳金融集聚区。
在运用市场手段推动企业等主体减碳排放,达成“双碳”目标的先行先试中,武昌区取得创新成果。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在中碳登大厦内崭露头角,其建设的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发挥重大作用。
而在中碳登大厦内的国网湖北电力的双碳服务平台武汉市电碳金融服务中心,有工作人员介绍,企业降碳能转变为资产。大厦是合作平台,楼内企业合作紧密。用电用户有碳交易需求会被推荐到湖北碳交中心;企业有能源改造或绿色低碳转型工程项目方面需求,则会被推荐到电碳金融服务中心。
武昌区打通降碳、数据量化、资产和资本转变链条的创新,引发行业想象。有工作人员表示该创新得益于不同方法、机制和实践。未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更多行业领域会被纳入,武昌区的双碳经济前景广阔。碳路者(上海)科技有限公司CEO张雄提及他们曾参与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火电碳排放智能监测平台,预示着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待解问题和无限潜力。可以想象,武昌区后续将会在双碳经济道路上创造更多可能,那么大家觉得武昌区未来双碳经济发展最可能在哪个细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不妨在评论区分享想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