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对于我省2025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关键节点。当日下午,“皖宿州货2630”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新民拆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动工拆解,这实现了该市在年度层面的“首拆”;与此同时,远在江西省九江市新翔升造船有限公司内,“鑫航66889”在船台躺了一段时间后,气割枪也在其舷板割开第一道裂缝,意味着马鞍山市年度拆解工作也正式开启。两地同时推进的拆解作业,标志着我省此年度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全面铺开。
实际上,早在7月7日我省收到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安徽省2025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项目清单》后,省交通运输厅马上落实信息核实比对与任务分解工作;由于我省大部分船舶长时间在省外营运,船东习惯就近选择拆解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船籍港管理部门现场监管的难度。对此,各地交通、海事、船检等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组织起专项工作小组,遵循“船停在哪、人就到哪”的原则分别到省内外各个拆解船厂,监督整个拆解过程。这种“闻风而动”强大执行力,既满足了船民们的要求,也把惠民服务工作做到实际中去。
为了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部署,从今年开始,省海事中心积极协助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并做了一系列扎实的工作。在工作部署方面,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发布各类通知,通过各种会议指导各个市提前做好船舶拆解情况摸底、项目申报资料准备以及年度计划清单上报工作,并同时联合多个部门争取提前获悉政策走向和计划动态。在项目审核中,省海事与相关部门加班加点,在极短时期内对全省16个市的三千余艘申报船舶进行综合比较和筛选,并提交年度报废船舶拆解项目清单。
后续,省海事中心还配合多个部门持续盯紧项目审核批复、对接工作,并针对拆解船厂相对集中地区积极协调各部门开通环评手续“绿色通道”,指导各地海事部门做好最新拆解船舶补贴和岸电使用等政策的科普落地。这些行动也让我省在今年的老旧船拆解数及补贴收入方面均取得全国领先水平。
面对今年我省出台的众多利好政策,省海事将按照省交通厅的总体工作安排,积极投入后续指导监管工作中,并敦促各地围绕拆解任务做好时间管理和质量监控。相信有省交通及海事部门的共同参与指导,一系列惠民政策必定可以在全省范围内顺利落地实施,为“水运安徽”建设和内河运输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请问大家对于这次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并帮忙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