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品康水果”预付卡纠纷以及电信公司服务效率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具体情况值得深入探究。
“品康水果”门店突然闭店,让众多办卡消费者陷入了预付卡余额退还的困境。一位听众致电反映,自己的预付卡内尚有余额未退还。经主管部门协调,“品康水果”通过一家科技公司开放了线上兑换渠道,允许消费者用未使用余额兑换商品,不过规定若在限期内不兑换则视作自动放弃。然而,可兑换的商品种类极为有限,且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消费者就此认为此举不合理。
对此,越城区商务局商贸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商家规定“线上兑换通道开放时间为 7 月 1 日至 7 月 15 日,逾期未兑换或未使用的储值卡余额,将视为用户自动放弃,后续将无法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兑换或退款”,这样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商家并无权力注销归零消费者的预付卡。若商家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情况,消费者可考虑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或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问题。就数据来看,有不少预付卡用户面临着类似的退款难题,这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问题。
而在电信服务方面,听众钱女士的经历同样引发大家的关注。6 月 27 号,钱女士通过电信客服申请宽带拆机服务,可至今问题却未得到解决,她认为电信公司服务效率太低。中国电信绍兴分公司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核实并说明情况,钱女士于 6 月 27 日通过中国电信东街营业厅预约办理了两单拆机业务。工作人员当日核实情况后按照工单先后顺序处理拆机上门订单,7 月 4 日上门处理了其中一单业务。但在处理另一单业务时,因钱女士不在家,联系后钱女士表示无需拆机,电信方于是取消了该单业务。
从这两件事情来看,“品康水果”预付卡退还涉及商业诚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对预付卡市场的管理。商家应遵循公平诚信原则,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以不合理的规定损害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难题时需通过合理正规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而电信公司服务效率问题虽是个别情况,却也反映出服务流程和沟通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企业应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类似引起消费者不满的情况。
商业竞争不应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企业和商家要将诚信和服务质量放在经营的重要位置;消费者要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在遭遇问题时懂得依法维权。监管部门则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市场秩序,让消费者在消费中有更可靠的保障。 大家在遇到这类预付卡或者服务效率问题,是选择自认倒霉,还是积极维权?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并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