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青海玛多扎陵湖畔昆仑石刻引关注!专家实地考察发现了啥?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1 2025-07-09

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

最近,关于一处石刻的释读及相关研究公布后引发热烈讨论。一位研究者无心插柳间成功释读出三十余字,并提出石刻记载了秦人采药昆仑的重要事件,这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同专家基于不同研究角度对此各抒己见。

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

该石刻事件得到众多研究者关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者经过实地调查,认为石刻为当代伪造的可能性极低。葛承雍教授深耕《汉书》并有《王莽新传》等著作,他提出石刻或为王莽时期所刻,目的是反映新朝制造祥瑞的政治意图。可见仅从石刻所处的时代断定上,专家就观点各异。而葛教授依据自己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提出这样独特的见解,也让此件事一时众说纷纭。

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

易华在《秦代赴昆仑采药的可行性分析》中指出,秦始皇求仙并非仅限于东方,西向采药与东向求仙是并行的活动。考古发现中,东巡有碣石行宫、琅琊刻石等众多遗迹,虽然西巡尚未有同等规模的考古发现,但绝不能因此否定秦人西向活动,这反而给后续的研究指示了探索方向。该文最后从神话信仰、医药知识、交通技术、地理认知等多个维度深入考察后认为,秦始皇时期派遣人员赴河源昆仑地区采药很可能是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毕竟当时秦人的车马交通技术已有一定水准,派遣人前往有昆仑神话等特殊因素影响的甘青地区采药在动机上来说也是十分契合的。

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

同时,叶舒宪前不久随青海社科院考察团实地考察石刻,考察团众多专家多数认为扎陵湖石刻为真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他也对此事有着不同角度的深刻思考。即便石刻就是秦人五大夫翳所刻,难道就能“实证”先秦及秦代所认识的昆仑就在如今认定的黄河真源吗?他认为,就算 37 字石刻中的“昆仑”二字被正确辨识,那也只是五大夫的个人观点,而并非源于先秦时代华夏人的普遍认识。叶舒宪依据古籍指出先秦人认识昆仑有其特定条件,例如河出昆仑、玉出昆冈等。

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__实地考察“昆仑石刻”后,有学者认为伪造可能性极低也有人提出新问题

按照现代人对地质等的认知,考古发现黄河发源于青海三江源地区星宿海,但先秦时候的古人怎么可能提前知晓?从玉矿开发情况来看,1992 年开发的青海玉矿在此之前连本地人都不知,汉代前的中原人更无从知晓。所以仅以石刻中的“昆仑”字样就确立先秦时期昆仑的地理范围确实过于草率。他还依据文学人类学观点提出筛选先秦昆仑山要参考此地是否产优质透闪石玉,汉武帝将昆仑的称谓指向新疆于阗南山也有这样的原因。所以如果关注扎陵湖畔采药石刻的学者要是能进一步研究“四坝文化”其美玉的生产使用情况,也许能解答一些更古老的疑惑,比如千年之前是谁完成了和张骞类似的“凿空”壮举。石刻所牵出的对先秦昆仑地理观的大讨论,涉及时间、地理知识、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充满未知与探索。学者今后如何深入下去?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