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上海大学保卫处微信公众号“平安上大”发布《关于上海大学电动自行车限制入校的告知书》,宣布将自2025年7月起对校园电动自行车实施分级管理政策。此政策符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消防救援局此前发布的工作思路与原则,旨在规范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提升校园安全环境。
上海大学的这一电动车分级管理计划,整体遵循“控总量、限增量、管存量”原则和“依法依规、禁限结合、规范使用”准则。该计划在相关指导意见关于高校电动自行车管理实行“一校一策”框架下,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本校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办法。
就校方宣布的具体计划来看,对于学生和教职员工而言,自2025年7月,2025级本科生、研究生、新进教职员工原则上不得在校内使用电动自行车,现有师生员工的存量车辆随毕业、离职、退休、车辆报废等情况逐步消化。学校会对当前校内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实名登记备案、安全检查以及违规行为整治,且对于确实因身体、学习、工作等特殊因素有使用电动自行车需求的师生,可向所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经保卫处审批登记备案后使用。校园服务保障类电动自行车则由主管单位统一申请备案,同时原则禁止外来人员电动自行车临时入校。
按照校方思路,还对电动自行车转让及标识牌使用做出具体规定:请勿接收校内师生员工转让的电动自行车,因为电动自行车校园通行标识牌与车主身份绑定,转让使用属于违规行为。当车主因毕业、离职等原因不再属校内身份,名下电动自行车校园通行标识牌失效,相关未办理退牌车辆、已办退牌未带离车辆将作为废旧无主车辆统一清理。
配套实施的其他措施也涵盖交通出行、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方面。例如增加共享单车投放以满足校内通行需要,并倡导校园共享单车或步行通行;联合消防、公安部门定期开展违规电动自行车清理行动,严肃处理充电、占道等违规行为;学校还通过入学教育、安全讲座等普及电动自行车交通、消防安全知识等。
这次上海大学实行的分级管理政策目的在于合理控制电动自行车数量,并改善校园交通工具混乱状况,从而增强校园安全保障,为师生打造安全的校园生活环境。你觉得上海大学的这项政策能有效提升校园安全环境与管理秩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