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双台子区首批新能源汽车公共停车场充电桩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事件备受瞩目,不仅标志着当地在绿色出行保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更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充电桩项目构建起了覆盖主要出行场景的15分钟充电服务网络。此次投用的充电桩位于三处核心区域,分别是辽河碑林公园南门东侧、红旗大街与辽河北路交叉口西北角、河岸街与双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在这三个地方,共配备了15个120kW双枪直流快充充电桩和5个14kW双枪交流慢充充电桩,其日均服务能力超700台次。
该项目对市民的便利不言而喻。就像市民张先生,他开的是混动汽车,以前充电既麻烦又经常要排队。而现在,他在辽河碑林公园遛弯时就能顺便给车充电,省时又省心。这样的便捷体验得到了许多市民的认可,也让我们看到了充电桩项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正快速增长,所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了民生改善和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双台子区敏锐抓住了这一点,通过“政府规划 + 市场运营”模式,由区属国企富祥实业与中蚨新能源科技合作实施该项目建设。在这过程中,项目方精准聚焦市民高频出行场景。所谓高频出行场景,就是市民们日常出行经常会经过或者停留的地方,比如商圈、公园周边等。
他们还创新采用了“5 + 1”快慢充智慧配置方案。快充桩的优势明显,1小时就可以为车辆充满电,能有效解决充电耗时久的问题。电动汽车过去一直存在续航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快充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主的“里程焦虑”。而慢充桩则能兼顾电池养护。我们都知道,电池其实就像汽车的“心脏”,合理的充电方式能让它用得更久,所以慢充桩很好地满足了不同车主的需求。甚至针对高家小学、辽河岗站点周边居民提出要增加慢充桩的需求,建设方及时响应,在上述两处站点各新增了1个慢充桩,大幅提升了服务精准度。
首批充电桩项目的投用,是双台子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成果。那么未来,当地立志继续总结经验,严格依据“科学规划、精准覆盖、智慧管理”原则,启动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2.0版建设。对于商圈、景区、居民区等不同场景会进行细化布局,力求实现“车桩协同”的良性互动。通过更合理的布局,将让更多车主实现“充电自由”。新能源车发展越来越快,相关的配套设施也需要跟上,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提升市民绿色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新能源充电桩不仅为新能源汽车及时提供能量,更如同一条条绿色脉络串联起城市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你觉得双台子区未来的充电网络2.0版建设会带来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