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经数月保护性修缮与功能升级,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中的“民园 1920 街区”改造工程全面竣工。这次改造工程可不简单,串联起民园广场与五大道公园两大城市地标,给有百年历史的五大道街区注入了全新活力。
整个改造计划是分步实施、全面提升,具体涉及街区多个方面的建设升级。改善建筑立面与整体环境,可以说是街区改造第一要点,对街区内建筑立面与围墙进行全面修缮,还铺装更新了路面和便道,并打造一批景观节点和夜景灯光系统,布设全新智慧化马路家具。通过这些优化让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品质全面提升。
改造工程着力要破解五大道这的“围墙困局”,原本的低效空间摇身一变成为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载体。例如,大龙邮局前广场变欧式花园,湖南路 22 号旧站点成了“口袋公园”和特色商业区,61 中学主楼前广场成了热闹市集展览场地,不仅设置好中心广场,还开放卫生设施,为市民着想周到。
优化游览线路对景区是不小的考验,此次在“民园 1920 街区”,这样的难题得到了很好解决。在五大道,湖南路、洛阳道 360 米路段变身步行街,全域慢行系统逐步形成。特别是创新设置“设施带”,把市政设备集中一处,再点缀些庭院灯与花箱,再搭配道路中间 4 块黄铜地雕讲述的历史故事,漫步起来更像是听老一辈说故事一样有趣味。另外修缮中找到的那些百年老物件,被摆放在公共空间展示,好像让我们触摸到几十年前的生活。
修缮街区得按照高标准走,此次项目对文物建筑和风貌建筑采用文物修缮专业标准来修复。像去除历史建筑外檐涂料层还原清水砖墙,以及严格根据历史影像复原河北路坡屋顶,从外观到建构不放过每一个能体现历史原味的细节,工匠精神可圈可点。
最后要说生活“微改变”为居民解决不少难题。给里巷小院换新院门、窗户和楼道,又安全又亮堂;对外立面、围栏用心粉刷,看着美观又整洁;还处理飞线、屋面排水这些长久隐患。一番操作下来,真可谓是把居民需求记心里,实现人、街区、景物的和谐相依与有序发展。
如今开放姿态的“民园 1920 街区”让五大道又有了新看头,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游览新生活,给津城增添又一抹亮眼色彩。各位是否已经有亲自去逛逛“民园 1920 街区”的想法?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