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北纬46度的金稻之乡,一粒米如何撬动新经济?村民幸福咋升级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5 2025-07-09

_乡村振兴水稻_乡村振兴村民

中新网7月8日于兴安盟报道,扎赉特旗这座飘着稻香的小城,正致力于“稻”出新经济,村民幸福在此实现再“升级”。

乡村振兴村民_乡村振兴水稻_

中新网记者探访发现,扎赉特旗的稻谷景区成了一抹亮丽风景。在那15万亩稻田中修筑的小径旁,以“好粒宝”为主角打造的全家IP形象颇为吸睛。每逢周末、节假日,大批游客慕名而至。他们不仅可登高俯瞰以秧苗为“颜料”的巨幅稻田画,还能坐“1919时光列车”穿梭田间,去味稻小街尝特色美食,夜晚入住“稻梦星空”民宿。负责人师健介绍,景区不仅以“好风景”应了游客的“诗和远方”,还通过米酒、米露类农产品销售,推动稻米产业链精深加工。随着景区火爆,小吃摊、农家乐不断涌现,周边村民得以在景区就业。商户老板宋玉芳的店内特色美食有大米汉堡、大米冰淇淋等。

乡村振兴水稻__乡村振兴村民

与此同时,扎赉特旗在文化方面新意十足。在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全民村TV”文艺汇演搞得火热。水田先锋联村联建舞蹈队队长于海凤,26岁就召集村民编舞、跳舞,如今队伍扩至100多人,逢年过节去旗里、盟里演出。扎赉特旗借助“全民村TV”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文化村长”驻村指导、“文艺精品走基层”等活动激发了群众创作热情,培育了本土文化能人。

乡村振兴村民__乡村振兴水稻

而在五家子村,当地的黑木耳产业同样喜人。近期,五家子村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黑木耳种植基地迎来30万棒黑木耳采收旺季。多年来这里流转闲置土地,让黑木耳规模化种植,一众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72岁的尹贵力激动表示自己一天能挣100元左右。村支书刘利有介绍,采摘旺季基地日均吸纳50余村民务工,每人月均增收约3000元。

_乡村振兴水稻_乡村振兴村民

另外,五家子村还有个暖心景象。村第一书记王涛,每天陪老人用餐,后厨忙时还帮忙。每天村里近半的老人来食堂,老人们享用着热乎饭菜,很是满足。一位经历这些变化的老人家说,生活和以前相比变化太大了,做梦都没想到现在活得这么舒心!

乡村振兴村民_乡村振兴水稻_

如今扎赉特旗多方面发展成果显著。从农业旅游到文化提升,再到产业增收和服务暖心,这座小城正稳步前行。在此过程中,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参与建设、村民积极实践,多方力量交织推动小城走上持续发展、村民幸福升级之路。不禁让人思考,扎赉特旗的这些发展模式能否给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大家不妨多多点赞、分享文章,各抒己见!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