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黑山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桥”夏令营的13名黑山青年。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长沙理工大学承办,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加强中外青年友好交往。
这为期10天的夏令营体验丰富多样,能让黑山青年从各个方面感受中国,尤其是湖南长沙独具特色的文化与科技魅力。在“文化摆渡者”志愿服务队的陪伴下,13位黑山同学开启了“感知”中国的深度游。
医学“新课堂”上,与老中医面对面。黑山青年们在专业中医导师的引导下走进湖南中医药大学,进行把脉、听诊的学习。“望闻问切”理论配合老中医问诊实操,为他们铺就一座文化的桥梁,从神奇奥妙的诊断手法,到博大精深的中医典籍,他们看到了古老东方医术的脉络、文化和哲学。湖南的山河与历史故事里总是写满了博大精深,行走在当地博物院、岳麓书院中,跟着古雅的导游解读湖南。他们触摸着古老的展品、在古迹间穿行。原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千年学府的朗朗书声中还藏着王夫之、魏源的身影。
历史与科技并行,时代的齿轮转动到眼前的科技制造。“要想了解中国科技现在有多牛,就得去厂子里看一看!”黑山青年们走进中联重科,一台台大型机械犹如钢铁巨人展现出磅礴的制造之力。这些都是无数科研人的心血,这些青年将从这里出发把“智”造之奇迹带向世界。
在教学课程方面,长沙理工大学精心设计了中华文化课堂、湖湘风情体验等多个模块,带来大量《学在长理》《食在长沙》等实用性强的课程。此外,长沙理工大学还考虑到时间和学生数量问题采用阶梯教学的方法教授太极拳。通过与书法大师面对面的交流,在一笔一划中感受汉字形音义的美学。每个课程环节紧凑、内容精炼。尽管只有短短10天,但这让黑山青年充分领略到了长沙魅力。
回到日常里,随处可见的是长沙的烟火气,黑山青年品尝了臭豆腐、口味虾等美食。李薇霞说这次长沙之行十分开心且温暖。长沙这座热情的城市让远渡重洋而来的客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了具体的认知与美好回忆,长沙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甘海鹰称“‘汉语桥’夏令营是外国青年了解中国、中外青年结下友谊的重要桥梁” 。我们似乎也有了畅想:接下来,也许将有更多类似“汉语桥”项目落地,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来长沙看看。说不定有朝一日,世界友人能在韶山毛、彭德怀塑像前,用一口带着乡音的长沙话缅怀、致敬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