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立足于山林资源丰富的禀赋,大力开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药材飘香产业兴、林下经济促增收”的道路,让属于这里的 “林间银行” 不断 “增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一股强大的活力。
成县宋坪乡的“林间银行”十分独特,这里空气中浮动着药香与果香,展现出了林下经济蓬勃的生机。走进宋坪乡,一眼就可以看见猕猴桃架如绿色琴弦般铺满了整个山间,藤蔓上饱满的果实就像“林间银行”里慢慢累积的 “本金”。李家梁村的村民杨兴平常年穿梭在猕猴桃林里除草,虽然汗流浃背却抑制不住脸上的笑意,他的13亩淫羊藿每年都有收成。而且除这个外,加上天麻、猪苓和林间采收的收益,一年收入便可以达到两三万元。在农闲时,他还通过帮工获得一部分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宽裕。
“林间银行”真正的 “本金”,实际上就是被盘活的林地资源。李家梁村党支部书记王辉透露,在随着林下经济推进过程中,村民们已然掌握给山林 “理财” 的技巧与方法。像是猪苓、淫羊藿、天麻等中药材就成了 “稳健投资”,猕猴桃花、板栗则可视为 “长期储蓄”,木耳则属于 “灵活理财”。现在全村有420亩猕猴桃、455亩淫羊藿、220亩板栗及145亩多元中药材,2600多亩林地摇身一变成为 “复合型资产包”,“绿水青山”的价值持续提升。
成县不少地区耕地少、林地多,发展林下种植不占用过多粮田,就像通过“林间银行”进行零存整取,收益稳定。史家坪村的村民李永就深有体会,在2023年试种1亩多后,他于2024年便获得三千元左右的收入,便马上扩大种植面积至2亩多。他还表示收获的种子,撒在林下不用特意管理也能生长,规模能够得以扩大,挣钱的过程是比较省心的。
成县还善用“组合投资”策略,实行多样化的种植与养殖方式,探索出 “公益林 + 养殖”“经济林 + 种植”等 “资产配置方案”。史家坪村有人选择了在周边树林养鹿。流转的周边耕地可以用来种饲料,用以降低成本。现阶段,13只幼鹿犹如 “资产增值”,8公斤多鹿茸就卖了30多万元,经济效益看得见,年底预计可添20只小鹿。
除了“鹿资产”,宋坪乡格楼坝村所发展的 “艾草产业” 也是效益良好。陇南运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加工厂,将宋坪及其周边地区所种植的2000多亩艾草加工成艾条、艾绒等产品,卖往全国各个地区,切实让原材料变成具有一定价值的商品。
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成县盘活山林资源,运用 “理财” “投资” 等理念最大化地提升了林地价值。大家觉得成县这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能不能在更多地方推广?欢迎留言讨论,也请大家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