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已成为提升民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力量。在宁波,一场依托数据赋能民生保障的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
清晨,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新居民刘女士仅通过打开“浙里办”APP,在“新居民一件事”平台上轻松查询到儿子的入学积分。原来,系统关联了她的社保缴纳记录和居住证信息,使得积分情况一目了然。背后的功臣是宁波打造的新居民服务体系,它整合国家、省、市54类公共数据,涵盖教育、社保、住房等多个领域。有了这个体系,为全市新居民精准画像不再是难题,居住登记能“即时办”、积分申评可“便利办”。
公共数据运用的影响同样辐射到了农业领域。在镇海区,农产品生产户王卫国手机提交贷款申请后仅两天便收到30万元信用贷,速度堪称惊人!这完全依赖于镇海区信用惠农数据服务场景。该场景把农户不动产、公积金、水气缴费等公共数据融合起来,构建了“资产分”“生产经营分”“日常生活分”等信用评估模型。在精准评估下,农户贷款有了依据。截至2025年6月,镇海全区已发放信用贷6807笔,总额超7.46亿元,农户贷款办理时限也从5个工作日锐减至2个工作日。
医疗健康领域也因数据的参与发生巨变。在宁波市中医院,内科医生打开“甬有智医”系统,AI已自动生成患者病历初稿,医生补充补充细节即可完成记录。原来写一份病历需20分钟,当下AI辅助下仅5分钟就搞定,不仅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患者也节省了时间。
余姚将公共数据运用于“看不见”的道德领域,赋予其现实意义。邵家丘村陈先生“道德积分卡”超过80分后实惠多多,凭借积分能在社区超市兑换米油,还能获得银行5万元低息贷款。此前,余姚把18项公共数据与道德评价绑定,经过“个人自评+网格互评+大数据智评”,让道德有了量化标准。如今,道德积分可在公共交通、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
从新居民积分入学到农户信用贷款,从AI辅助诊疗到道德积分兑换,宁波借助数据,将民生保障工作做得精细又高效。宁波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如同搭建桥梁,推动跨部门数据按需流动;最终把数据优势转换成群众的幸福感,让智慧服务走进一家又一户百姓家。大家能否深切感受到公共数据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与改变?欢迎评论留言分享,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