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7月7日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中华穿山甲的关注。据悉今年6月广东多地记录到中华穿山甲外出“闲逛”事件,这些珍贵画面不仅反映了广东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体现了该地对穿山甲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中华穿山甲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关键作用。这次事件中广东表现亮眼,比如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用红外相机捕捉到中华穿山甲带幼崽觅食的珍贵瞬间。一般说来穿山甲比较害羞、隐秘,带着幼崽外出更是难得,在幼崽成长中母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画面也证实了广东部分区域正在成为适合它们繁衍生息的安全家园。
另外在河源市东源县,一只穿山甲夜间“溜达”迷路。东源县当地的林业部门接到报警马上行动起来,经过对穿山甲进行必要的体检和观察确保它健康状况良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放归到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充分反映该地林业部门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快速响应以及对穿山甲保护工作的重视。
在潮州市,一只穿山甲意外现身汽修厂。厂内工作人员察觉后迅速向当地林业部门汇报,潮州林业部门迅速出动。对穿山甲全身检查过程中细致地查看了它体表有无外伤又确认其营养与健康情况是否正常,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后选择合适野外地点将其放归并持续进行跟踪监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华彦称广东在保护工作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自2020年起全省开展中华穿山甲全域监测工作,布设690台野外监测红外相机获影像资料3万多份。这种全域监测像一张大网可以全面了解穿山甲的活动范围、数量变化等情况,为制定更为科学的保护计划提供依据。同时显示广东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稳定的可观现状其踪迹遍布16个地级市分布范围持续拓展。
除了监测工作,广东还创新提出开展中华穿山甲智慧保护体系建设。设立2个分中心布局5个野外科学研究台站和一批监测单元。这些地方就像一个个“哨所”,随时守护并收集穿山甲相关信息保护体系犹如一位专业管家从穿山甲个体到生存环境、栖息地进行整体管理。让穿山甲有更好栖息环境。各地市公开野生动植物保护举报和救护电话则进一步鼓励公众参与。
可见广东未来继续加大力度保护穿山甲及其生存环境中华穿山甲就能安心舒适生活,也促使大众明白穿山甲对生态的重要性,能通过实实在在保护行动见证自然生态逐步修复的美好过程。不禁问,我们个人还应如何为中华穿山甲的保护添砖加瓦?希望大家踊跃评论,也请点赞、分享本文,一起关注穿山甲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