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乡野间美如画卷,游客随手拍照便是一幅山水田园的绿美画面。而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红联留守处,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为保护生态环境,红联留守处六队、七队等村小组部分区域被划进湿地公园保护保育区,涉及55座房屋、877亩耕地、3635亩林地,数百户农户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为此积极行动,申报调整功能区划,将林地、耕地、房屋等划入合理利用区。当地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景区建设、村容整治、道路修整等。
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变化惊人。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破旧房屋得以修葺,村里铺设了下水道。在红联大食堂工作的村民杨春兰表示,大食堂开业后,她在家门口就业,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更多了。如今的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整合多种优质资源,以生态展示和湿地体验为核心,拓展乡村体验、湿地研学、城市休闲等项目,建有深林鹿苑、迷雾森林等21个景点及业态。运营部负责人任建飞介绍,景区以营业收入反哺村集体,带动村民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实现和谐共享绿色空间。
除红联留守处外,乌兰哈达镇高家根营子嘎查的神骏湾生态体验区同样变化巨大。村民何晓青看着曾荒废的村西土地变成如今“海边度假区”感慨万千。当地政府官方介绍,旅游旺季时,这里每日接待游客超过300人。村民彭殿启是第一批工作人员,他说曾经垃圾遍地的沙坑变成了美丽景区,还优先安排本地村民就业。近几年景区带动当地50余人就业,发展4家农家乐,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2024年,神骏湾生态体验区为村集体经济创收90万元。
韩凤所在的设施农业园区,占地65000平方米,集智慧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建有12栋智慧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大棚和11栋冷棚,主要种植火龙果、百香果等水果,年产值上百万元。每到采摘季,这里的水果常被游客抢购一空。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用实际成果证明,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并非相互矛盾。大家说,这样的模式是不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