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兴捧月“星匠师”巧匠精英挑战赛决赛颁奖典礼,吸引了众多目光。此赛事面向应用型人才,为了培育具有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能工巧匠,是重要的技能提升赛事。
本次大赛共吸引了全国 201 所院校的 2327 个团队参与激烈角逐。赛事设置了 3 个赛道,有 5G、数通等方向,以理论考试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与 2024 年重点在 5G 应用不同,今年大赛着重将人工智能作为关键内容,且增设了面向教师的 AI 实训教学创新设计邀请赛,更加注重人才的复合型能力和实用性。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严斌、刘樟锟以及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赖韬、方信良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 5G 赛道和数通赛道特等奖。获奖选手刘樟锟描述,比赛里有一道典型题,要求基于 5G 端到端网络,完成从设计、搭建到运维、优化的全流程操作,这会考察选手对 5G 网络整体认知、部署配置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中兴捧月”赛事一直是产教融合的典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也提到,赛事是通过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联动,营造出“产业需求牵引—高校资源支撑—学生能力提升”的良好生态。自赛事举办后,已有数千名顶尖人才被输送至全球科技产业。
大赛的优胜者不仅能拿到证书和奖金,还可获得中兴通讯“5G NR”及“路由 & 交换”等级认证证书,实现技能和职业发展的双重提升。中兴通讯方面也会持续加强和高校的合作,一方面采用共建联合实验室、定制课程等方式,打造人才培养闭环,另一方面凭借 5G、AI 等技术打造智能化教育设施,帮助高校实现教学转型。
据统计,2025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会超 60 万亿元。在此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相关副主任刘伟认为,想要解人才问题,需要行业、企业和高校一起努力。本次“星匠师”大赛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它为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技能提升的平台,让更多具有潜力的能工巧匠在竞争中展现风采。那些对通信和科技感兴趣的读者,是否也对这样的赛事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