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凌晨,罗马仕在公司内部系统正式发布《关于停工停产放假的通知》,此举将企业的经营困境摆上桌面。这一突发状况使大部分员工的工作节奏被按下暂停键,企业试图通过收缩生产、精简人力来熬过寒冬。
有接近罗马仕管理层的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轮休的是受停止销售影响的部门,公司内部讨论的是3C证书一出来就要恢复工作。从多名罗马仕员工处了解到,公司此次停工停产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经股东会研究决定的。
多名员工反映,停工停产通知发布前,员工未获充分沟通。部分员工自三月后就未见到老板,公司架构变动频繁。有遭遇停工的员工表示,所在部门没有提前开会和通知,是在公司传开后才知晓此事。他们认为无论哪个行业,政策变更后都需要一个过渡期,但此次公司完全没有给员工反应时间。
谈及后续计划时,有员工表示会休息两个月,并关注公司3C证书恢复的进度。该员工称“如果8月底没恢复,就不等了,很有可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言语间满是无奈与担忧。而关于后续复工情况,接近管理层的人士透露,停工停产不会持续两到三年那么久,公司有人在对接恢复证书,就看整改措施的上报审核。企业一边试图通过停工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一边却也让员工陷入了迷茫与无助的困境。
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诚冬针对此次停工停产事件发声。在员工工资支付方面,他认为罗马仕的做法符合相关规定。同时,他强调停工停产期间,企业需保持与员工的沟通渠道畅通,定期向员工通报企业经营状况和复工复产计划等,及时回应员工关切。他提出,企业停工停产时平衡“降本求生”与“合规用工”,核心法律原则是公平合理与协商一致原则。这也提醒着罗马仕在后续处理与员工的关系、解决经营困境等问题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准则。
罗马仕此次风波,深刻折射出企业在市场变化面前调整求生的艰难和员工遭遇停工停产后的迷茫。企业能否借此停工调整走出困境,如何重建与员工的信任、理顺管理秩序等问题,都值得持续关注,不知大家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