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2025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政府、高校、企业如何协同发力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6 2025-07-07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起源__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刷新,与经济转型期的岗位结构性矛盾碰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关口。为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政府、高校、企业多方都在积极行动。其中,6月25日在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举办的“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为破解就业难题提供了契机。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起源__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就业资源开发处处长周国良表示,“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是落实教育部促就业增量政策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教育部持续推动构建区域性就业大市场,对接经济大省的人才需求,挖掘潜力拓展岗位,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

_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_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起源

除了这种跨区域招聘活动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来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以科研助理岗位为例,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余赛英,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了解到学院有科研助理岗位,她认为这能帮助自己过渡,便申请并通过了该岗位。科研助理岗位的设立,正是高校的一项创新举措。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起源__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些地方高校开始尝试开设微专业。在山东青岛,不少高校通过开设微专业,提升学生岗位适配能力。微专业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解决了传统专业课程滞后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具备“一专多能”的竞争力,从而拓宽毕业生就业的道路。

_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起源_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黑龙江大学在就业模式上有独特探索。2025年,该校依托“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站”,依靠AI技术赋能、政校企协同和精准化服务,为毕业生创新了就业路径。未来还将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分行业、分领域举办精准的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帮扶。

_焦点小组访谈法的起源_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随着约1222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各地都在积极行动。云南通过“百县对百校”和“科研助理”岗位拓展,青岛以“微专业”增强技能,黑龙江有AI赋能与政校企协同。各方以多元创新措施来应对岗位结构性矛盾,为毕业生铺设职场之路。这场就业攻坚战中,政府政策的精准实施、高校育人的积极转型、企业的深度介入以及毕业生自身的理性选择,一同推动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各位聪明的朋友,你觉得当前哪种创新就业举措对毕业生帮助最大?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