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起,不少投资港股美股的中国居民陆续收到当地税务部门通知,被要求自查个人境内外所得并及时进行纳税申报。这一情况引起广泛关注,大家都好奇税务部门是不是在这方面有了新动作。
多位税法人士表示,中国对个人境外所得征税的法律依据其实并未改变,但过去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执行力度相对有限。今年税务部门加强对跨境投资者的补税通知,一位律师推测可能与年度汇算清缴期、我国反避税政策加强、对资本外流管控强化,以及技术手段进步更精准监测逃避税、推动税务合规等因素有关。
许先生从2022年起就持有境外资产,此前对相关收入报税意识较为薄弱,也从未收到过类似的税务提示。许先生投资港股虽本金不多,但交易频繁,资金流水达几千万元。他在接到税务部门电话后的第二天,就遵照要求提交了港股交易月结单,还写了一份手写说明,用以解释虽境外流水金额大却无需补税的缘由。
事实上,我国全球征税早有法律依循。依照相关规定,居民个人有主动申报境外所得纳税的义务。也就是说,只要是中国公民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收入,包括跨境投资收益,都可能需缴纳税款。当前的疑问在于:今年税务部门是否加大了对个人境外所得纳税的通知力度。国家税务总局工作人员称目前没有相关通知口径,近几年居民个人境外所得征税政策并无改变。北京朝阳区税务工作人员也明确,一直是按照《个人所得税法》执行此项政策,若想了解最新政策变化,可留下身份信息与联系方式等待反馈。
早在2018年中国就开始实施“AEOI标准”开展涉税信息互换,但前期和伙伴国交换纳税人信息的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有股权激励的海外上市中资企业高管和员工。近期,富途证券、老虎证券均表示接到当地税务部门通知后前来咨询的内地用户增多,不过他们也不清楚背后原因。去年多地税务部门就居民境外收入申报纳税问题发文,既进行科普,也作出风险提示。
一国对其应税居民境外所得征税是全球大趋势。美国通过《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案》实现金融账户涉税信息交换,有人想着借此规避国内税收监控。可在其双边信息互换机制下,实行全球收入征税国家的税务居民,在美国金融机构的账户信息会被交换回本国税务机关,最终还是会产生相应税务后果。那么对于广大有境外投资的中国居民来说,你认为自己对境外所得纳税申报的义务清楚了吗?不妨在评论区交流,也请大家帮点赞分享此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