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在7月4日发布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在新疆新星市火箭农场的哈密天牧源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一幅生机勃勃的渔业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盛夏之时,记者踏入这里,看着不同颜色的鱼儿在水中自在穿梭游弋,技术人员则在一旁认真检测着水质,似乎每一个水质指标都关乎着鱼儿的未来生机。
合作社负责人杨阳透露,他们早在之前就有一个精心规划的计划:在30亩的鱼塘里投放了价值达15万元的鱼苗,这里面有常见的鲤鱼、鲫鱼、花白鲢、草鱼、梭边鱼和黑鱼。而且一直以来都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这好比在呵护一个个宝贝一样伺候着这些鱼儿,现在大家都满心期待着10月份它们能够顺利上市。
让这个合作社更为特别的是,他们构建了一套“养鱼—种粮—养牛—肥田”的生态循环链。具体而言,这里面涉及许多巧妙的生物学知识和循环利用大道理。在这个循环中,养殖尾水成了宝贝,经由加压泵,这些尾水被引入青贮玉米和甘草地进行灌溉;而种出的玉米则被拿去育肥牛,这样一来,肥料变成了粮食,粮食又成了育肥好帮手;更厉害的是,这些牛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后,又重新回到农田里,形成了完整闭合状态的资源高效利用的体系。这个可持续性的系统,无疑为现代渔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近年以来,新星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多元化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不仅积极引进多家企业去开发海鲜陆养以及种养循环等生态项目,而且还同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一同建起了盐碱地养殖技术研发基地、研究生实践基地等数量多达3个创新平台,依靠专业院校人才力量联合开展水产苗种繁育和新型养殖模式等方面关键技术攻关。
截至目前,新星市已经建成有120亩的盐碱地智能化养殖示范塘,而高效节水技术应用覆盖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5% ,整体的养殖鱼塘面积也将近400亩之多。这一组组真实可靠的数据彰显了新星市发展水产养殖业阶段性所取得的成果。
新星市畜牧水产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康充满期望地表示,未来新星市将继续强化政策上的扶持行动,同时加强专业技术指导方面的力度。打算进一步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绿色、生态、品牌化同时融合休闲成分的养殖新模式,深入发展起高效设施渔业。新星市积极探索的这种渔业新模式,给广大民众留下很多想象空间,也让大家特别期待新星市的未来乡村振兴大业会以什么样更加惊艳的姿态示人。对于这样创新渔业模式的未来发展前途,你看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