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的一则报道,让知名汉堡品牌牛约堡再度陷入食品安全的舆论风波。报道指出,福建厦门的牛约堡部分门店后厨存在食材裸露、蟑螂横行的现象。事故曝光后,思明区和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对禾祥西店、林后店进行现场检查,食品安全问题容不得任何忽视。
值得关注的是,牛约堡近年来扩张速度惊人,在全国拥有上千家门店,有产品号称“麦当劳平替”,深受消费者青睐。比如牛约堡厦门林后店,外卖单量超2000单;禾祥西路店月销量在各外卖平台均超1000单,但其标榜“堂食餐厅”,现场却仅有极小桌台和两张椅子,与宣传的堂食景象相差甚远。
牛约堡被曝光这样的问题并非头一次。 去年9月,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广州4家牛约堡门店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些门店多以外卖为主,开在城中村巷子里,环境简陋,卫生堪忧。而且在黑猫投诉平台,也有诸如“外卖炸鸡腿里吃到生肉”此类的食品安全投诉及差评。关于牛约堡食品卫生的相关话题,一直都在网络上拥有一定热度。
面对这样一次次的质疑声浪,牛约堡也曾积极做出回应。2024年9月5日,牛约堡发布多条微博,承认部分加盟店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不足,并宣称一直在改进。该品牌提出其门店环境和卫生问题,大多源于过去旧店和极个别情况,并声称正积极投入老店的整改或迁址工作。从最初多达400多家投诉率较高的门店,到如今降至60余家,虽然数字在变化,但问题是否真的能彻底解决,仍有待观察。
从消费者反应来看,有人表示“以前很爱吃他们家凤梨堡,两年前路过一次线下门店,外面看着就很脏乱差,就再也没点过”,这足以反映出牛约堡在门店形象上给消费者留下的负面影响。消费者群体十分庞大,要完全扭转已经形成的固有认知并非一朝一夕。
回到商业角度,牛约堡近年扩张迅猛,从2021至2024年,每年新开门店超300家,开年已新开门店超200家 。但加盟这样的品牌是否赚钱仍是个疑问。蓝鲸新闻对招商客服采访得知,加盟合作费为8.8万元,包含设备、员工培训等费用,启动费约20余万,回本周期10至12个月,月盈利约2至3万元,线下门店毛利率在60%-65%。理论数据看似可观,但这背后也需要建立在品牌声誉良好、市场前景稳定的基础之上。目前牛约堡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是一把悬在加盟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在人均消费水平上,牛约堡人均接近30元,略低于肯德基、麦当劳,但比华莱士、塔斯汀贵近10元。被称为“麦当劳平替”的安格斯牛肉堡很受欢迎,4700万+牛肉汉堡的成绩也远超同类30%以上,产品本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但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明显成为其发展的束缚。
牛约堡在当下这个节骨眼应该如何抉择?是继续一边投入整改、一边加速扩张,还是以更谨慎的速度,专注提升门店品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有帮助,也记得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