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杭州的俞女士购得小米Yu7,销售方曾向她保证,年底前可提车。然而,支付定金后,她却面临长达一年的等待。这一销售承诺与官方信息存在显著差异,不仅让消费者陷入困境,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小米汽车销售规范的广泛关注。
俞女士对年末购置税政策表现出极大兴趣,在6月27日作出购买小米Yu7的决定之前,她专程前往了杭州拱墅吾悦广场的小米汽车专卖店。在那里,她与销售人员就购车时间安排进行了详尽的沟通。销售人员透露,年底前,80%至90%的订单有望得到确保。此外,销售人员还补充说明,小米拥有两家工厂,每月各自具备生产3万辆汽车的能力。俞女士表示,她的购买决定是基于销售人员提供的明确答复。不过,在通过APP提交订单的过程中,她并未获得关于提车时间的任何提示信息。
俞女士支付定金后的第二天,小米汽车官方后台系统信息进行了更新,预计的车辆交付时间被调整为第52至第55周,这意味着客户需要等待超过一年才能提车。这一情况让销售团队显得有些困惑,他们提到,按照惯例,“预计”的交付时间通常会有所提前。但俞女士对此提出了疑问,并坚决要求退还已缴纳的定金。
记者抵达位于杭州拱墅区的吾悦广场小米汽车专卖店,销售人员通过电话通知,订单合同中已明确指出,一旦锁单便无法退订,且未提供具体保障措施。蒋店长透露,店内员工在内部审核过程中不会直接承诺提车时间。俞女士与销售人员就购车事宜进行了沟通,然而,由于缺乏相关证据,双方的具体对话内容无法准确得知。
记者亲自执行了订单相关操作,以获取必要信息。在支付完成之前,系统向其展示了预计的配送时间,该时间预计在37至40周之间。门店方面明确表示,一旦订单被锁定,顾客将无法取消预订或更改配置。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PP上的订单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计算配送时间所需的时间大大延长。此外,公司高层会根据生产计划实时调整并更新显示的配送时间。
俞女士表示,她的购车决定是在6月27日确定的,并非在发布会当天。这一决策是在与销售人员交流之后形成的。在做出购车选择的过程中,她并未得知具体的交车日期。根据门店提供的信息,可知公开的交车时间是在6月28日之后。她认为,销售人员的答复对于她的购车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6月27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微博上公布,由于订单数量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加,预计当天晚上系统将对交付时间表进行更新。随后,28日,俞女士发现,她所预订的车辆交付时间将被推迟,预计延期将超过50周。
本次事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实施措施是什么?对于小米汽车在销售承诺与实际交付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您持何种观点?我们热切期待您的见解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我们也衷心邀请您为本文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