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2025 年东乡县第四届文旅活动启动,唐汪大接杏成交流新载体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0 2025-07-03

7月2日,在甘肃临夏州东乡县,现场洋溢着热烈的氛围。一场别具一格的杏子采摘活动盛大开幕。该活动主题新颖且独特,同时象征着州县两级首次联合开展合作,引发了众多民众的广泛关注。

活动创新亮点多

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

2025年,东乡县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文化旅游活动。在这一年,唐汪杏子采摘系列活动也同步拉开帷幕。7月2日,这些盛大的活动正式揭幕。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度‘杏’福时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共度”一词系首次亮相。这些活动由州县两级联合举办,并在省级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使得活动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唐汪大接杏因此成为了一个促进多民族相互了解的新平台。

市集体验乐趣足

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

活动场地临时搭建的集市充满了热烈而独特的氛围。众多商家热情地迎接游客,东乡族的刺绣色彩斑斓,与各式美食摊位形成鲜明对照。游客们有机会品尝到东乡特色的手抓羊肉、馓子等美食,体验到民族饮食文化的独特吸引力。他们不仅可以参与“花儿”对唱,还能体验民族美食制作等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这些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同时促进了彼此间的友情加深。

东乡县特产丰富

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

东乡县,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该县因盛产享有盛誉的东乡贡羊而广为人知,唐汪大接杏亦成为其特色产品之一。唐汪镇得名于唐、汪两姓的聚居地,其名背后蕴含着一段跨越民族与时间的温馨历史。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当地村民曾无私地帮助少数民族的迁徙者,这一行为为文化交流与融合开启了新的篇章。

唐汪杏历史悠久

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

唐汪与杏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在那个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成功培育出了品质卓越的唐汪大接杏。这种杏子以其细腻的果肉、丰富的果汁和鲜艳的颜色而著称,平均每颗果实的重量大约为90.3克。在主产区马巷村,种植大户唐永红在他的“古树茶园”内种植了超过300棵杏树。她不仅把游客采摘活动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还协助其他民族的村民销售杏子,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产业发展步伐快

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_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

自2016年首届采摘活动启动以来,唐汪大接杏产业不断壮大。东乡县县长马良佐指出,该县通过杏子产业,成功拉长了产业链条,产品种类从鲜果延伸至果脯等深加工产品,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采摘活动拓展至康养等多元化领域。这些小杏子不仅显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成为了推动民族间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实践平台。

文化底蕴深探寻

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_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

东乡县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昔日驼铃声此起彼伏,唐汪川马巷古渡的繁华景象历历在目。农庄院落的博物馆墙壁上,斑驳的痕迹昭示着祖先智慧的结晶。在非遗工坊中,擀毡匠和钉碗师们正展示着传统技艺的璀璨,而“东乡花儿”则成为当地人民抒发情感、倾诉对故乡眷恋的特别途径。

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__食在东乡:多民族共享“杏”福时光

本次唐汪杏子采摘盛事引发了公众对于其在增进民族间友谊及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潜在影响的广泛讨论。我们衷心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恳请您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