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代表团赴青海共和县开展实地考察,期间目睹了塔拉滩从遭受风沙侵袭的荒漠地带转变为新能源产业示范区的显著变化,这一变化为全球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协同进步贡献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青海省商务厅的邀请下,香港媒体代表团于6月24日至7月1日对青海省进行了实地考察。代表团在6月30日抵达共和县塔拉滩,对当地的清洁能源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主任安峰军全程陪同,并向媒体团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同时展示了该地区发生的显著变化。
塔拉滩长期遭受风沙侵蚀,加之干燥气候和土地贫瘠,这些因素对该地区的发展构成了限制。尽管如此,青海省把握住了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这里平均日照时间可达8小时,全年日照时长超过3000小时,并且拥有高原特有的强烈紫外线辐射。基于这些有利条件,光伏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该项目的初衷在于发电,却意外地带来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转变。在园区内,光伏板连绵起伏,为披碱草、沙蒿等牧草的大面积生长提供了可能。光伏板有效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从而为牧草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支架之间的空隙还为防风固沙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场所。项目完成后,园区植被覆盖情况明显改善;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了30个百分点;植被覆盖面积已恢复至80%。
周边地区的牧民因牧草充足而转移了牲畜,这一现象进而促成了“光伏与牧业相结合”的养殖模式的出现。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为牧民带来了额外的经济利益。在塔拉滩,光伏板与牛羊形成了相映成趣的景象,共同描绘出一幅独特的产业风景线,这一景象正在逐渐展现。
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站坐落于塔拉滩,该设施被誉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项目,并已成功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该站巧妙结合了光伏发电与水力发电技术,白天光伏板全力发电,夜间或阴雨天气则由水电站供电,确保了新能源的持续供应,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海南州光伏产业园区已顺利落成四座容量为750千瓦的变电站,同时,全球首条100%清洁能源输送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已投入使用。这些电力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被输送至中原地区,为东部省份提供了“青海动力”。展望未来,港珠澳地区亦有望接入青海的绿色电力供应。
您目睹了塔拉滩从荒凉到充满活力的转变,这或许加深了您对新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我们热切地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恳请您点赞并广泛传播这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