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行途中,乘客们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场景,度过了数个令人心惊肉跳的瞬间。近期,该航班在飞行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已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6月30日,网络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显示,乘客们在上海浦东机场搭乘SPRING JAPAN公司运营的IJ004航班前往日本东京成田机场途中,遭遇了突发状况。飞机在空中急速下降,从数万米的高空迅速下降至大约三千米的低空。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机上的乘客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这一意外事件,使得乘客们陷入了深深的未知恐惧之中。
6月30日20时50分左右,日航8696次航班从上海飞往成田,使用波音738型客机在关西机场进行了紧急降落。日本国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经过核实,确认该航班上的191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均未受到伤害,也未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尽管如此,机舱内似乎出现了减压情况,这一情况迫使飞行员不得不实施紧急应对措施。
7月1日清晨,王女士向众人描述,她原本打算与同行者一同前往日本旅游,并在东京度过自己的生日。但不幸的是,在旅途中,飞机突然急剧下降,氧气面罩意外地脱落了。尽管她认为下降并不算剧烈,但她仍然表示自己“感到非常惊恐”。当时,机舱内异常寂静,以至于她甚至开始想象最糟糕的结局。在同日凌晨,吴女士透露,航班起飞超过一小时,客舱氧气面罩意外脱落。随后,飞机持续急速下降,大约持续了十余分钟。根据飞行应用程序的显示,飞机在短短十分钟内,从超过一万米的高空急剧下降至三千二百米。
陈建国资深机长提到,飞机在巡航时的飞行高度一般位于9000米至12000米之间,这一高度下的空气密度较小,气温也相对较低。鉴于此,增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确保了乘客的舒适度。一旦增压系统出现故障,飞机内部的气压将无法保持,此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降至大约3000米的安全飞行高度。除此之外,在飞机下降阶段,所携带的氧气能够确保乘客获得大约15至22分钟的氧气补给。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2018年,一架属于印度捷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从孟买起飞后不久,因机组人员未能对客舱实施恰当的增压操作,导致舱内气压出现异常情况。这一异常气压状况直接导致了大约30名乘客出现耳朵和鼻子的出血症状。尽管此类事件在航空史上较为少见,但它无疑对航空安全领域敲响了警钟。
飞行中的异常现象促使我们对航空安全的深层考量。航空公司迫切需要增强技术维护能力以及提高员工培训效果,以保障飞行安全。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对于航空飞行的安全性,您有何高见?敬请于评论区留言,并请别忘了点赞及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