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再度降临,众多学子纷纷涌向繁华的大都市寻求高薪工作,但其中一部分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他们踏上了前往祖国西部地区的征程。他们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投身于基层工作,用自身的光芒照亮了他人的人生,这种与众不同的职业选择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在当下,央广网的记者对6位投身西部计划的志愿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聆听了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
2024年7月,保定学院的毕业生成佳乐踏上了前往新疆巴州的列车之旅。列车行进中,她透过车窗看到了广袤的戈壁滩,这景象唤起了她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即“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校园生活中,前辈们的支教故事在她心中种下了对西部地区深深的向往。她身为宣讲团成员,在分享个人成长经历时,情感充沛;新疆,这片被誉为“塞外江南”的美丽土地,已深深融入她的生活,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鲁瑶在大学三年级时,常听研究生支教团的学姐们分享他们在西部地区的支教故事。她早已怀揣着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并深信辽阔的西部是成就事业和传递教育热忱的绝佳场所。她坚信自己与西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联系,能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如星辰般的知识种子。而西部的土地也让她体会到了对家国的深切情感,使她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宽广。
朱一然在完成志愿服务后,回到了邯郸的企业,担任行政职位。在过去25年间,她所在的学校培养出了约400名毕业生,他们分别前往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继续他们的青春篇章。这些毕业生的经历,宛如种子,深植于无数学子的心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并激发了众多学子投身于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的决心。
保定一所高校的学生杨若翰,在大学时光里,被教师投身大漠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今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西部计划,计划于7月份启程前往新疆,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开启自己的新篇章。他的这一决定,充分展现了榜样对激发众多年轻人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所具有的巨大推动力。
毕业在即,河北师范大学的王明建收到了多份来自不同公司的邀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一度感到困惑,但最终,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向西部进发的道路。这一选择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对追寻梦想及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视。
目前,众多志愿者犹如蒲公英般,来自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奔赴西部。他们把青春的种子深深埋入西部的沃土,让梦想之花在此盛开。在记者采访的尾声,这些青年学子普遍强调了“意义”一词的重要性。他们坚信,投身于西部边疆的建设,将为他们的青春时光赋予更深远的价值。
西部计划的参与者们以实践行动彰显了独特的青春魅力,他们的选择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你周围是否也有怀揣西部建设梦想的朋友?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如若觉得本文内容有价值,请记得点赞并予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