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许敏夫妇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视频,声明将对姚策的妻子熊磊、姚策的亲生父母杜新枝和郭希宽,以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提起诉讼。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场诉讼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实情况。
“错换人生”事件广为人知,2020年7月,姚策及其生父母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赔偿金额为76万元。目前,许敏夫妇因姚策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救治情况再次引发关注,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诉讼揭露姚策治疗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许敏认为本次诉讼的关键在于揭示事实真相,姚策在从杭州迁至北京时身体状况尚可,但不幸的是,仅三天后便离世,这一情况令人难以置信。她透露,三年前便已提起诉讼,并已等候开庭多时。她指出,病例中涉及许多自费药品,同时她怀疑杜新枝夫妇可能因身份造假、报案以及房产归属等问题将怒气转嫁,导致姚策病情恶化,最终无法得到有效救治而离世。
起诉状揭示,姚策就医期间,杜新枝、郭希宽及熊磊均在其旁。许敏指控他们向医院实施了“三拒绝”行为,此举严重侵犯了姚策的生命健康权。杜新枝声明,她和郭希宽于22日抵达北京时,姚策已陷入昏迷,并未签署“三拒绝”协议,仅表示放弃有创治疗。熊磊亦作出回应,称其仅拒绝有创治疗,日常治疗并未受到影响。
杜新枝指出,熊磊之所以代表姚策签字,是因为姚策当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同时,熊磊保存了与医生交流的记录以及姚策本人与医生沟通的证明材料。在签名及沟通内容的问题上,双方各执一词,究竟真相如何,这一环节成为了揭开真相的关键所在。
杜新枝表示,法院判决淮河医院需全额承担后续治疗费用,但许敏指出病例中存在需自费购买的药品。这一费用报销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需自行承担的部分,可能在此次争议中扮演了加剧矛盾的角色。
许敏渴望揭露姚策离世的真实原因,并要求获得相应的赔偿。杜新枝则强调,处理姚策的后事是由他们负责的,而许敏未支付丧葬费用却要求死亡赔偿金,这在杜新枝看来显得极不妥当。双方在赔偿问题上形成了僵局,这一情况也凸显了双方矛盾的激烈程度。
在这起案情错综复杂的案件中,真相究竟如何尚不明朗。许敏与杜新枝双方各执一词,对于谁的说法更可信,众说纷纭。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