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国内资讯 >> 文章内容
华东理工大学张于波:秉持理念投身航发研发,努力成长为创新人才
来源:韩城新闻网  作者:韩城新闻网   阅读:1 2025-06-29

华东理工大学实行的工程师教育体系展现出卓越成效,向业界输送了众多优秀人才。此外,该教育模式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毕业生的成长蜕变

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华东理工大学首届工程硕博士专项毕业生张于波即将踏入中航商发控制系统部的行列。他强调,学校在工程师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不仅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他怀揣着投身航空发动机研发事业的志向。自入学以来,他就被培养计划的目标深深吸引,并成功通过了选拔面试,成为培养计划的一员。在中航商发,他经历了专业的实践训练,这一过程中,他的应用技能得到了显著增强,科研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

实践带来的快速成长

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

张于波在实验室与工厂的交汇地带,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其发展势头显著。他坚信,求职成功得益于他接受的卓越工程师培训。在实习期间,他不仅获得了学校教师的悉心指导,还得到了企业专家的深入辅导。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显著增强了他的综合能力。

培养模式的系统设计

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华东理工大学实施了“五个一”的创新模式,以攻关课题作为项目核心动力。该模式依托一流的学科集群,构建了相应的支撑平台。此外,针对不同企业,制定了专属的育人方案,并实行工学交替的培育方法。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培养一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截至目前,已成功开设了120余门该领域的核心课程;同时,通过实施一系列课程建设措施,确保了教学活动与产业最新发展前沿的紧密联系。

特色课程的精心打造

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郑高伟教授,生物工程学院的资深权威,携手四位来自业界的同行,共同研发出了一套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该课程包含三个核心部分,其目标在于培育生物催化与分子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该课程采用“学习课程、实习锻炼、就业对接”的整合模式,确保了在项目式学习(PBL)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能够与企业技术岗位实现无障碍衔接,无需经历传统技术职位的面试环节。

校企联合的效益提升

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校企合作旨在达成“三个对接”,即确保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吻合、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契合、教学流程与生产流程紧密相连,此措施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学校正努力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积极探索专业硕士及博士联合培养的新途径。该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并确保学校的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更新。

未来育人的积极展望

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学校官方公告指出,未来将持续推进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和博士联合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与实践,目标在于培育出更多符合新兴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学校正积极采取行动,致力于保障毕业生能够顺利融入职场,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_课堂无缝对接产业线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战”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您是否认同这种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具备在更多高校中得到普及的潜力?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宝贵见解加入讨论,同时衷心邀请您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

Copyright◎2010 2022 sxhc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韩城市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 5218708韩城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13-5308567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ICP备案/许可证号: 湘ICP备2024067688号-8 |陕公安网备61058102000107 省网络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029- 63907152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