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海高校质量保障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这一举措无疑为上海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活力。来自36所高校以及4家相关企业的代表共同携手,共同描绘了质量保障的新蓝图,一场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创新盛宴由此拉开序幕。
6月28日,同济大学举办了上海高校质量保障联盟的成立大会。此次联盟由上海36所高校及4家企业共同加入,同济大学作为首届理事长单位。该联盟的成立旨在促进质量保障体系和文化建设,使各高校在质量保障领域实现协同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并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
在会议中,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九家理事单位和副理事单位的高级代表一同启动了该联盟。这一盛事汇聚了众多知名高校,标志着上海地区高等教育机构在质量保障方面的深入合作正式拉开帷幕,此举为推动上海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济大学副校领导赵宪忠强调,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增强人才培养的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该体系的首届理事长单位,同济大学承诺将与众多会员单位携手合作,致力于增强上海地区高校的质量保障水平,并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顶尖创新人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总督学刘玉祥强调,期望希望联盟能够充分利用其专业性和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各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质量,共同构建上海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表态体现了教育管理部门对联盟的深切期望。
李亚东,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表达了他与上海高校质量保障联盟深化合作的意愿。他希望建立在经验交流与联合研究的基础上,共同推进中国特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并共同绘制这一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
当日举行的教育强国战略下的质量保障工作创新研讨会气氛热烈。大连理工大学前副校长李志义与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在分论坛环节,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文化建设”等三大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我国高校的质量保障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上海高校质量保障联盟的成立是否能够显著增强上海各高校的质量保障水平?敬请留言参与讨论,并对本文进行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