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的志愿者自汛期起,已连续驻守超过十年,他们不懈地守护着柳江沿岸居民的安全。是什么驱使他们保持这种坚定的毅力?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一坚持背后的真实面纱。
6月25日,柳州市区遭遇洪水,水位超出了警戒线。江边低洼地带被洪水覆盖,部分楼房的一层也未能幸免于难。自25日清晨开始,柳州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的负责人王连东的手机不断响起,他当天共接到十几个求救电话。26日凌晨,他得以暂时舒缓紧张情绪,因洪水退去的预测。经过25日全天的不懈努力,他在当晚11时确认洪峰已过,这才得以返回家中。
王连东,今年62岁,自2009年起便致力于保卫柳江沿岸居民的安全。最初,他的这份热情源于对游泳及公益活动的热爱,促使他选择了水上救援这一职业。到了2016年,他正式加入了柳州的水上搜救志愿者团队。近十年里,队伍得以组建并迅速壮大,王连东个人投入了巨额资金购置救援装备;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采购救援服务和颁发奖励,成功将队伍规模从最初的三十多人扩展至超过八十人。同时,配备了包括冲锋舟、橡皮艇、无人机、水下探测机器人和声呐探测仪在内的多种先进救援设备。这些措施显著增强了救援能力,有力地保障了柳江两岸的安全。
王队长,目前我身处滨江西路,家中子女即将参加中考,迫切希望贵队能派遣船只到此进行接应。这一请求使得王连东队长深感肩负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自洪水预警发布以来,他及队友们一直积极对船只进行维护保养,并准备了充足的救援物资。尤其是25日当天,他全天未曾停歇,驾驶橡皮艇对受灾群众进行了紧急救援行动。
在柳州市区,柳江蜿蜒曲折,众多市民偏爱临水而居。在防洪救援之外,王连东及其志愿者团队在主城区人流量大的涉水区域进行了公益活动。他们曾成功施救一位怀抱泡沫箱在江中漂浮的六十岁老人,老人家属当时万分焦急,王连东的及时救援阻止了悲剧的继续。
王连东在长达十年的志愿服务生涯中,亲身感受了诸多挑战与喜悦,他坚信自己的付出具有深远意义。他不仅为他人提供了帮助,有效降低了溺水事故的比率,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救援技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即便退休,他依然保持着满腔热情,坚守在抗洪救援的第一线。
您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王连东那般令人钦佩的志愿者?若您有幸目睹了他们的善行,不妨给予他们点赞,并分享您的想法与感受,同时我们也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