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探访了云南省怒江州的绿色香料产业园。一进入园区,便被一株草果所吸引。位于怒江大峡谷山腰的草果,通过创新,推出了草果酱、草果香水、草果面膜等92种新产品。这些新颖的产品种类繁多,充分展示了草果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令每一位参观者都感到惊叹。
怒江州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占比超过98%。其中,约61%的土地被划入生态保护区,垦殖率极低,不足5%。耕地中,25度以上的比例达到51.3%。该地区曾是全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贫困率高达56.24%。然而,高黎贡山、怒江水以及大峡谷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为绿色农业和林下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草果种植的悠久历史,该植物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1975年,怒江州蛮英村的村民普卖付首次尝试种植草果。次年,丙奉村的42户农户扩大种植面积至200余亩,收获后收入显著增长。随后,草果种植在怒江州逐渐兴盛。鉴于草果的潜力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怒江州将其定位为关键产业,致力于培育发展。
兰正文是怒江州贡山县孔当村的村民,他亲身经历了草果种植带来的积极变化。大约十年前,他开始尝试种植草果,2亩的试验田取得了不错的收益,随后他扩大了种植规模至40亩。这些鲜红的草果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象征。在他的家中,电器和汽车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草果产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
草果种植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种植过程中存在不少挑战。例如,草果的储存期限较短,运输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收获和上市的时间极为有限,且价格波动较大。这些问题不仅给种植户带来困扰,同时也构成了草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怒江州,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增强草果产业的价值,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怒江州致力于促进草果产业进步,成功吸引了云南白药集团等企业加入。在此过程中,该州加速了对草果全株的全面利用研究,实现了将茎叶和果柄等废弃部分转化为宝贵资源。怒江福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多个领域推进科技创新,并促进成果转化。据最新数据显示,已有7家企业研发出92种产品,其中27种已投入市场销售,全产业链的综合产值达到了22.99亿元。怒江州的草果产业已由销售新鲜果实,转变为进行深度加工,并且产品种类也从单一扩展至多元化。
观察怒江州草果产业的成长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效,您认为这一产业在今后将如何拓展新的发展路径?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