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赵浩兰毕业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她投身于特岗计划,选择加入独龙江乡中心学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到校后,她注意到教师队伍存在明显短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一情况令她深感意外。学校缺乏专职教师,众多课程受到影响,英语课程始终未开设,劳动课程仅限于日常卫生打扫。赵浩兰遭遇了一系列挑战,但她并未选择退缩。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满腔热情,她决心逐步改善当前的局面。
赵浩兰初来乍到,发现学校的教学设施较为落后,这给她带来了不少困难。然而,当她目睹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她内心充满了同情和决心。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遥远的西部乡村,她有机会成为孩子们知识和希望的引领者。
赵浩兰认识到,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她引入了劳动课程的新元素,并指导学生学习手工技艺,以此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在她的推动下,学校课堂氛围变得更为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显著提升。
赵浩兰协助资深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方法。退休教师木文忠表示,她的加入为学校注入了活力。在赵浩兰的辅导下,学校的教学设施持续改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对世界的探索兴趣愈发强烈。
独龙江乡的教师职责涵盖了知识传授,更着重于对学生成长的全方面关怀。自学生踏入校园那一刻起,赵浩兰便扮演了“临时家长”的角色。课堂上,她履行教师职责;课外,她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妈妈”。她细致入微地关照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
某日,学生体温突增,赵浩兰及同事迅速带孩子至卫生院。深夜时分,她们将孩子安全送回学校,亲身感受了其体温与呼吸。赵浩兰深刻体会到了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快乐。学生表示,赵浩兰的手给予他们如同母亲的温暖,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成熟、懂事。
2020年5月,独龙江乡连续多日遭受暴雨袭击,导致泥石流灾害爆发。灾害导致通信线路中断,师生们与外界失去联系。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赵浩兰及其教师团队坚守岗位,信念坚定,全力以赴保障学生安全。
夜幕低垂,她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向学生讲述故事,轻柔地吟唱儿歌,借此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感。在救援队伍到来之前,学生们得以安全无恙。在这场灾难面前,教师们承受着巨大的考验,赵浩兰等特岗教师通过实际行动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的庇护和心灵的抚慰。
赵浩兰在三年服务期结束时,面临是否继续留任的选择。尽管有人因“环境艰苦”劝她离去,但她对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难以忘怀,最终选择留任。她深知这片土地上孩子们急需她的帮助,同时,她对这群纯真的孩子们抱有深厚的情感。
她与孩子们共同见证了多个“首次”时刻:他们首次亲手制作并品尝了粽子,首次体验了远程多媒体教学,首次参与了科技实践活动……在她的不懈努力与投入中,孩子们成功开启了通往外界的大门。
怒江州教育体育局官员指出,2018年至2024年间,该州共引进了495名特岗教师。这些教师犹如繁星点点,传播知识与创新思维,有效缓解了乡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为当地儿童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赵浩兰并非孤身一人,她与众多特岗教师并肩奋斗。这些教师以青春的热情照亮了西部乡村教育的未来,将知识的火种播散到偏远地区。怀揣着对教育的梦想,他们坚持不懈,为乡村教育的提升倾注了心血。